中国科研人员在固态锂电池应用取得新突破 市场规模或迅速增大(附概念股)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界面阻抗和离子传输效率关键难题上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期刊[1] - 研究团队通过聚合物分子设计,制备出在分子尺度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备高离子传输能力并能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1] - 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1] 固态电池产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作下一代锂电池技术方向,伴随材料创新与工艺迭代加速,产业化进程提速[2] - 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开启主线行情,相关布局的电池、材料、设备厂商迎来斜率向上的投资机会[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高度集中于电池环节,2025年第二季度该环节占比虽环比下滑但仍处主导地位,头部企业抗周期能力突出[2] - 建议关注电池环节和固态新技术,重点推荐电池环节及磷酸铁锂、负极、铜箔等龙头企业,以及固态新技术中的硫化物电解质、原材料硫化锂、锂金属负极等增量环节[2] 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 - 产业链相关港股公司包括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天齐锂业、龙蟠科技、瑞浦兰钧、中创新航、比亚迪、广汽集团、双登股份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