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定义与分类 - 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是特种机器人的一种,部署于排水、供水、燃气、热网、电网及综合管廊等管道场景 [2][3] - 该类机器人具备耐腐蚀、耐压、防水防尘特性,并配备CCTV摄像头、声呐、激光扫描仪等检测模块,用于执行管道内部检查、监控、清洁、清淤及数据采集任务 [3] - 按移动方式可分为轮式、履带式、多足式、蠕动/仿生式、漂浮/潜航式及管道机器人等六大类,分别适用于不同管径和工况条件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4.4亿美元,占全球特殊空间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30.0亿美元)的48.0% [10] - 2024年中国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5% [1][11] - 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整体规模的48.0% [1][11]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地下管网扩张,同时大量老旧管道超期服役,催生了对检测、评估、修复的庞大需求 [10] -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持续增长,2023年达95.2万公里,同比增长4.2%,为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8] - 国内供排水系统规模庞大且存在老化问题,堵塞、破裂及泄漏频发,需频繁检查与维护,带动市场需求扩大 [8]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Envirosight、IBAK、RedZoneRobotics等欧美企业主导 [12] - 以深圳博铭维、武汉中仪物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24年全球市场TOP5中国公司合计份额为4.6% [12] - 深圳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收入为2030万美元,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4%,在所有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 [12] 产业链分析 - 行业上游为高性能锂电池、精密齿轮、高强度合金等原材料及车载摄像头、电控系统、通信系统等零部件供应商 [8] - 行业中游为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制造环节 [8] - 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广泛,终端用户包括市政水务运营商、政府管道管理机构、能源化工企业及建筑维护承包商等 [8] 技术壁垒与政策环境 - 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需在定制化机械部件、电控系统及专有算法方面大量投资 [7] - 机器人需克服能见度差、湍流和信号干扰等挑战,涉及导航、多传感器融合和边缘计算等专业知识 [7] - 中国相继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7] 代表企业分析 - 深圳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特殊空间全场景提供全生命周期机器人和AI解决方案 [13] - 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业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实现管道机器人应用4000台 [14] 未来发展趋势 - AI技术将更深入应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管道缺陷进行精准识别分类,并预测管网故障风险,实现预防性维护 [14] - 激光雷达、SLAM等技术发展将提升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定位能力,使其在复杂环境中自主规划路径,提高作业效率和可靠性 [14]
2025年中国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行业进入壁垒、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