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背景与核心议题 - 2025年10月欧盟27国领导人在哥本哈根召开峰会,唯一议题是应对俄罗斯,会议氛围严肃紧张[1][3] - 会议焦点集中在对俄罗斯“混合战争”的讨论,欧洲已不再是和平的象征[3][6] - 会议未使用外交辞令,而是采取直接强硬的语言,重点是如何迅速做好防备而非口号[6] 安全事件与挑衅行为 - 丹麦军用基地出现不明无人机飞行十几分钟后消失[5] - 瑞典海底光缆频发人为断裂,调查确认为人为破坏[5] - 芬兰国防系统发现源自境外的持续精准网络攻击,代码指向同一来源[5] - 爱沙尼亚领空出现不明飞行器,军方未找到残骸,当地议会认为是在试探底线[8] - 拉脱维亚港口通信信号遭持续两周的精确无线频段干扰,安全专家称为“战略摩擦”[8] - 芬兰东部小镇电力系统宕机,内部备忘录表示可能遭遇国家级网络渗透,攻击代码来源疑似俄罗斯[8] 欧盟与成员国的防御举措 - 北欧国家提高边境戒备,波兰加强防空站点,波罗的海舰队频繁训练[5] - 立陶宛新建边境防空雷达站,荷兰恢复部分冷战时期退役的军事基地,奥地利加强网络防火墙和能源系统备份[8] - 法国、波兰、芬兰和捷克等国组建“愿意者联盟”,旨在建立快速支援框架以应对俄罗斯潜在威胁,确保可迅速部署联合部队[10] - 欧盟推出“Readiness 2030”防御计划,提出投入8000亿欧元用于武器升级、后勤链整合和快速响应部队建设[8] - 峰会启动“无人机墙”项目,发展为多国合作的大规模防御计划,旨在通过北约共享雷达系统加强北线防控[15] 金融措施与内部协调 - 峰会讨论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金额上百亿欧元,部分将用于“乌克兰援助基金”,另一部分用于应对“混合战争”的预算,重点投资防空和网络安全基础设施[14] - 德国总理表态“已不再与俄罗斯和平共处”,欧洲议会声明支持在合法前提下动用俄罗斯资产[14] - 过去保持中立的国家如葡萄牙和希腊也开始表示支持区域安全合作,立场转变源于现实压力[18] 整体态势与影响 - 欧盟经过两年摇摆后开始实质性整合防御力量,体现在预算、雷达和行动计划中[19] - 欧洲的团结源于现实压力,当前压力来自网络攻击等“看不见的动作”,一场没有明确起点的对抗长跑已开始[19][21]
欧盟27国领导全部到齐,对俄罗斯是战是和,欧洲来到了十字路口
搜狐财经·2025-10-06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