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
经济日报·2025-10-07 06:03

政策制度体系 - 海南自贸港初步建成"4321"政策制度体系,涵盖四类要素便利流动、三大领域加快开放、两类税收优惠加大及一套法治保障完善 [1] - 政策体系具体表现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四类要素进出更为便利,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加快开放,企业和个人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 [1] 金融创新与EF账户 - EF账户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已完成跨境资金结算超1700亿元,业务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 [1] - EF账户通过"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交易管理"实现与境外资金划转自由,办理经常项目跨境资金收付仅凭指令即可操作,资本项下业务(除证券投资外)无额度及审批限制 [1] - 企业反馈EF账户体系下跨境资金结算效率明显提高,节省了相当可观的财务成本,提升了跨境业务竞争力 [1]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海口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投产以来已维修飞机超2300架次,整机喷涂270余架,航空零部件维修量达5.8万件 [2] - 飞机维修企业利用自贸港政策享受自用设备进口"零关税"累计节省税费约1亿元,并通过"直通入区"监管模式简化通关流程 [1] - 过去5年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提升13.7个百分点,达67% [2] 对外开放与投资贸易 - 过去5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累计突破千亿元,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 [2] - 全岛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效应凸显,内销货值增长3倍,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贡献了全省30%的投资、50%的税收、70%的进出口和90%的外资利用 [2] - 南繁种业、商业航天、海洋经济等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可免签入境海南国家扩大至85个,同境外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