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概况与政策支持 - 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1] - 国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9年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202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意见,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 [4] - 通过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在全国遴选培育对象,并给予资金、政策支持 [4] - 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激励等方式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意义 - 集群化发展能高效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 - 培育集群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应对全球产业竞争的关键举措 [3] - 集群具有产业密度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等特点,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3] - 通过集群化发展可构建从基础材料到整机生产的协作网络,显著提高抗风险能力 [3] - 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带动中西部等地区产业升级 [3]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成效 - 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显示35个集群覆盖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 [5] -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扩容,实现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覆盖,成为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5] - 集群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在高端装备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专利授权量快速增长 [5] - 集群内逐步形成“链主”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配套的发展格局,如广东省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 [5] - 一批集群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如江苏省苏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吸引全球顶尖企业汇聚 [5]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 以科技创新促进集群迈向高端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8] - 聚焦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新材料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并改造传统产业 [8] - 以数智赋能驱动集群智能化升级,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9] - 截至今年4月,累计发布472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50余项国际标准 [9] - 协同发力推动集群绿色化转型,2024年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6430家 [9]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体现 - 企业正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形成强大创新能力,如湖南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突破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技术 [11] - 智能化改造显著提升集群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如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建成智能工厂,开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11] - 供应链协同效应增强集群整体竞争力,如四川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形成集整机与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完备产业体系 [12] - 发展绿色制造推动集群产生高效益和高附加值,如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成功实现从挖煤卖煤到发展新材料的转变 [13] 地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模式 - 资源禀赋驱动的内生演化模式,如陕西榆林凭借煤、气、油、盐资源构建“煤头化尾”全产业链 [14] - 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生态构建模式,如安徽合肥引入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2024年该产业产值达1235.35亿元,同比增长21.5% [15] - 产业基础衍化的路径升级模式,如江苏常州依托传统制造基础精准布局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与光伏等赛道,崛起成为“新能源之都” [16] - 科技创新策源的聚变裂变模式,如湖北武汉光谷依托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突破,实现从一束光到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跃迁 [16] 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与借鉴 - 全球集群呈现融合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协同化发展趋势,如美国硅谷实现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19] - 德国推动企业引入智能生产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柔性化相结合 [19] - 丹麦风电产业集群凭借先进技术和成熟产业链,推动本国经济绿色转型 [20] - 截至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有80个,但部分集群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技术原创性不足,国际化水平需提升 [21] - 未来需推进集群价值链攀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内部生态、提升国际化水平,以打造世界级集群 [21][22][23]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济日报·2025-10-07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