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与科技作品“对话”,这场碰撞不是替代是共荣 |“长假走中国·AI探热度”系列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07 20:55
AI艺术展览的呈现形式与体验 - 展览展出的画作全部由AI生成 包括逼真的写实作品和超现实、充满幻想的作品 [1] - 很多画作旁边播放AI生成的视频 通过AI再创作生成新画作、装置和微电影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1][3] - 观众可通过扫描画作旁的小程序码 使静态画作在手机上动起来 呈现云朵漂浮、线条流转等动态效果 创造沉浸式体验 [3] 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 艺术家魏立刚的汉字魔方作品《灵巗山馆》通过AI技术将平面方块字幻化为数码立体影像 [5] - SEVR团队长期训练AI GAN模型学习汉字的跨学科元素 包括历朝代的字体、诗词、文明图符、数学公式等 在多维度平行时空中进行图形解构与重构 [5] - 在北京艺术中心的"走进梵高"展区 运用虚拟现实、空间计算等数字技术 将梵高近百幅画作打造成可交互的沉浸艺术场域 观众可通过VR头显以第一人称视角在虚拟画作中探索 [9] AI对艺术行业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 AI的出现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 艺术的关键不再是技法而是想象力和审美力 让人人都可以创作 [9] - AI让经典艺术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 通过技术手段使美育融合到体验中 寓教于乐 [9][10] - AI与传统艺术并非此消彼长 而是共荣关系 或将催生一个新的艺术流派 真正的艺术家会驾驭机器催生全新创造力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