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中全会前,人民日报连发八篇“钟才文”
中国基金报·2025-10-08 06:42

经济总量与增长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2]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十四五”时期先后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6] -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5] 发展动力与结构转型 - “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3%左右,投资的贡献率将降至28%以内,消费日益成为重要动力[3] - 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增速,现代服务业占比稳步提升[12] - 2025年前8个月出口增速达6.9%,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产品出口增速超过20%[1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升至2025年第10位,成为10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3] - 2024年中国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达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30%,比日本多45%[3] -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已超3.6万亿元,投入强度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17] 区域协调与城乡发展 -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中小城市和广大乡镇成为新的消费热土[4] -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绝对贫困在中国已成为历史[4] - 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内涵更加丰富[19]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6月发布的能源转型指数显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排名上升了66位至第12位[4] - 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32]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近1670万个,均居世界第一[32]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5] - 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26] -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37] 市场规模与消费潜力 - 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十足的国内市场[18] - 202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巩固,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18]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8] 人才资源与教育发展 - 中国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人才红利特别是“工程师红利”不断强化[17] - 202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全国超过1.9亿户经营主体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30] - 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很多发达国家水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