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他们为量子计算机创新应用打开大门
南方都市报·2025-10-08 07:16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果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特和约翰·M·马蒂尼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现象 [3] - 评委会认为获奖者通过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特性可在宏观系统中具体化,其超导电气系统可表现出隧穿效应并以特定剂量吸收和发射能量 [3] - 该成果为新一代量子技术发展打开大门,包括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及量子传感器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3] -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3] 华裔科学家获奖历史回顾 - 截至目前共有多位具有华裔血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5] -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奖,该理论彻底改变了世人对对称性的认识,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诺奖 [5] - 其他获奖华裔科学家包括: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J/ψ粒子获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方法获奖;1998年崔琦因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奖;2009年高锟因在光纤通信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获奖,被誉为“光纤之父” [5] 与诺奖擦肩而过的科学家 - 部分做出奠基性贡献的物理学巨擘因种种原因未能获奖 [6][7] -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因黑洞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研究革新了宇宙认识,但其理论直至离世仍未获实验直接证实,故未获奖 [7] - 吴健雄通过精妙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理论,是背后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但本人未能因此获奖,是诺奖历史常见遗憾 [7] - 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提出哈勃定律,是宇宙膨胀的有力证据,但在等待获奖期间于1953年离世,未能获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