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核心事件 - 2025年9月16日,华特迪士尼、康卡斯特旗下环球影业及华纳兄弟探索公司联合向加州地方法院提起针对MiniMax及其图像视频生成服务“海螺AI”的版权诉讼 [1] - 起诉书长达119页,指控公司建立“盗版商业模式”,系统性地复制其最有价值的受版权保护角色来训练AI系统,并通过生成包含这些角色的未授权视频获利 [1] - 诉状指出,用户输入如“达斯·维德在死星上行走”等提示词,即可获得包含这些受版权保护角色的高质量视频,好莱坞方面已发现包含蜘蛛侠等顶级IP的演示视频 [2] - 原告方曾向公司发送停止侵权信函,但公司“没有对原告的信函作出实质性回应”,此态度可能导致了联合法律行动 [2] 具体侵权指控与潜在后果 - 原告指控公司使用知名角色宣传海螺AI,称其为“口袋里的好莱坞”,并通过生成内容进行推广宣传 [2] - 原告诉求是让公司交出因侵权所得利润并赔偿损失,或按《美国版权法》对每一项被侵权作品判处最高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金 [5] - 若败诉,公司潜在赔偿金额可能达到数亿美元级别,对公司约7000万美元的年营收构成巨大压力 [6] - 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面临永久禁令,即被禁止继续使用原告作品训练AI,并禁止其服务生成相似IP内容,这意味着海螺AI若想继续在美国运营,需彻底清洗训练数据并重构模型 [6] MiniMax的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产品已覆盖超1.57亿个人用户,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采取国际化战略,其AI虚拟陪伴应用Talkie在海外增长迅速,据Sensor Tower数据,2024年月活已超过1100万,过半用户来自美国 [3] - 据2024年10月报道,公司实际年营收大概率能超过7000万美元,主要收入来源来自Talkie [3] - 2025年7月,公司被报道已接近完成近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将超40亿美元(约300亿元) [4] 融资历程与上市前景 - 2024年3月,公司获6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25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此前投资方包括腾讯、明势资本、米哈游等 [4] - 2024年年底公司曾完成一轮估值30亿美元的融资 [4] - 行业竞赛点从融资转向上市,市场对MiniMax有高期待,认为其有可能成为中国“基础大模型公司上市第一股” [4] - 此次诉讼给公司的融资和上市计划蒙上阴影,可能成为其上市之路上的“绊脚石” [9] 行业背景与潜在应对 - 科技与版权的碰撞并非新鲜事,从早期的Napster到如今的MiniMax,技术革新常与现有版权体系发生摩擦 [1][9] - 全球司法系统对“AI学习算不算合理采用”仍存在争议,美国法官们对此意见不一,这可能给案件结果带来不确定性 [7] - Anthropic最近的类似案例可能为公司提供参考,2025年9月25日,美国联邦法官批准Anthropic支付15亿美元(约合117亿港元)进行和解,以解决因利用盗版书籍数据训练AI而面临的集体诉讼 [7] - 与Anthropic相比,公司面临一个特殊挑战——它是一家在美国市场快速扩张的中国AI公司,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案件可能涉及更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因素 [8]
MiniMax“版权劫”:好莱坞重拳下负重前行?
36氪·2025-10-08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