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区域流动量超12亿,家庭自驾、红色旅游与小城经济成主线
南方都市报·2025-10-08 10:09

总体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全国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假期前半程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2.5亿人次,同比增长5.7%,创历史同期新高 [1][2] - 假期首日(10月1日)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6亿人次,同比增长1.4% [1][2] - 旅游市场在超长假期和消费升级驱动下实现量价齐升,呈现出“小众化、深度化、体验化”的特征 [14] 交通出行结构 - 假期首日铁路客运量2313.2万人次,同比增长7.9%;水路客运量132.15万人次,增长20.5%;民航客运量247.49万人次,增长3.2% [2] - 假期前半程铁路客运量预计7878万人次,增长5.3%;水路客运量681万人次,增长11.7%;民航客运量962万人次,增长5% [2] - 公路出行占跨区域出行的主导地位,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 [4] 消费者画像与趋势 - 家庭亲子客群以52.4%的占比成为假期出游的主力军,家庭出行比例达43%,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2] - “一老一小”出行人群增幅明显,假期首日乘机用户中0-12岁儿童出行用户同比增长31%,60岁以上老年人增长33%,13-18岁青少年增幅最高达42% [2] - 00后年轻游客成为消费主力,推动市场从观光向沉浸式度假转型 [14] 新兴旅游模式 - “高铁/飞机+落地租车”的混合模式成为新趋势,租车订单同比增长85%,假期首日自驾游订单同比增长八成 [4] - 五个人以上组团自驾出行的订单占比近五分之一,七座SUV、商务车订单同比增长近九成,有宝宝座椅的租车订单增长1.2倍 [4] - “反向旅游”持续走热,用户入住了全国近2000个县城的酒店,阿尔山以340%的热度涨幅成为“反向出行”首选 [9] 主题旅游热点 -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旅游成为亮点,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带动花江村红色文化遗址热度增长超过1000% [5] - 国庆首日,北京升旗仪式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2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搜索量分别增长8倍和2倍 [7] - 广东省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假期前四天接待游客115.7万人次,同比增长3.5% [7] 文化体验与融合 - 全国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2万场,包括300多场大型灯光秀和500多场非遗展示活动,文化体验已从“调味品”升级为“必备项目” [8] - 开封清明上河园非遗演艺狂欢节每日300场演出,带动景区热度上涨88% [8] -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拉动目的地热度,北京因举办WTT中国大满贯赛等赛事,首钢园热度环比上涨460% [8] 区域市场表现 - 热门租车城市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成都、西宁、三亚、昆明等地,反映西北、西南等地域辽阔地区更依赖自驾出行 [5] - 九绵高速全线通车带动沿线景区热度飙升,江油李白纪念馆热度上涨483%,光雾山近一周热度环比增长175% [9] - 青海假期首日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0%,西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1% [9] 出境与入境旅游 - 国际航线恢复与签证政策优化带动出境游高峰,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目的地热度居前 [10] - 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出境游增幅高于一线城市,显示出境游市场进一步下沉 [12] - 入境游呈现复苏态势,10月1日在国内乘机的外国旅客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飞往国内70个城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