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城市文旅产业现状 - 全国各地的古镇、古街、夜市存在极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从北京南锣鼓巷到西安回坊、成都宽窄巷子等知名景点,其商业形态与氛围大同小异 [7][11][12] - 同质化的典型表现包括遍布景区的淀粉肠摊、汉服体验馆、非遗摊、卖冰箱贴和文玩的商店,缺乏本地特色 [8][23] - 同质化的本质被归结为“有钱,但不多”,即具备进行基础改造的财力,但尚未达到实现差异化发展所需的高强度投入水平 [17][18][19] 同质化成因分析 - 许多所谓的“古街”、“古镇”项目,实质上是披着文旅外衣的棚户区改造,旨在解决原生态老城区存在的危房、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等根本性问题 [39][47][52] - 未经改造的原生态老城区商业环境落后,商业形态仅限于早餐铺、小卖部、卖花圈纸钱的商店等,无法满足现代旅游需求,本地居民也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 [41][42][46][47] - 经历现代化改造后的“同质化”商业环境,尽管庸俗,但相比原生态的脏乱差已是显著进步,如同标准化快餐相比地沟油小摊更健康 [54][55][57] 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 文旅产业发展的下一阶段关键是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从依靠流量吸引低忠诚度游客,转向依靠圈层和精细化运营吸引高忠诚度游客 [59][60][61] - 具备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市拥有大量可进行差异化开发的资源,例如洛阳李煜、王之涣墓等小众景点,即便位置偏僻、设施简陋,也能吸引全国高忠诚度游客自发前往 [62][68][75][76] - 小城市文旅获客需借助外部力量,如热门游戏、影视作品或社交媒体平台合作,案例显示《黑神话:悟空》上线后两个月内带动山西省27个取景文物景点接待游客536.92万人,门票收入1.66亿元 [79][80][82] - 新一代游客(90后/00后)已厌倦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更愿意为个性化、有文化内涵的体验付费,为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82][83]
“古街”“古镇”千篇一律,但这其实并非坏事
虎嗅·2025-10-08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