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价从2.5万降至1.5万,不仅赔了首付款?老业主直言:从没想过房价会跌
搜狐财经·2025-10-08 11:56

房价下跌现状与影响 - 全国七十个大中城市中,有六十三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挫,三四线城市部分区域出现超过百分之四十的断崖式暴跌 [1] - 以具体案例为例,一套原价两百五十万的房产市值跌至一百五十万,跌幅达一百万,导致首付七十五万尽失且需倒贴二十五万才能结清一百七十五万贷款 [2] - 房价从每平米两万五千元骤降至一万五千元,使购房者面临首付款被吞噬、陷入负资产困境及家庭财政紧绷等多重考验 [1][2] 房价下跌的核心驱动因素 - 人口结构变化是根本因素,全国新生人口同比锐减百分之五点七,六十五岁以上人口占比达百分之十九点八,削弱新增住房需求基础 [4] - 百分之四十三点八的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其房价跌幅平均比人口净流入城市高出十五个百分点 [5] - 居民部门杠杆率达百分之七十五点三,远超国际百分之六十警戒线,透支家庭购买力,例如月收入两万的家庭需负担近万元月供 [5] - 全国商品房库存量高达五点八亿平方米,去化周期超过二十四个月,远高于十二至十八个月健康标准,供应远超需求 [6] - 投资性购房需求占比从2018年的约百分之三十骤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百分之十二点三,投机资金撤离加剧价格下行 [6] 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的应对策略 - 行业需告别“高周转、高杠杆”粗放模式,转向精细化、差异化产品战略,聚焦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以增强可持续性 [10] - 大型房企的非住宅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百分之十五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百分之二十七点六,积极拓展物业管理、养老地产等多元化业务 [11] - 房产中介行业租赁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例如部分门店租赁收入占总营收百分之六十五,远超买卖佣金,提供租赁代理、房屋托管等增值服务 [11] 市场长期趋势与购房者策略 - 住房正从投资品回归消费品本质,购房首要目的应回归居住需求满足,而非盲目追逐资产增值 [11] - 楼市区域分化显著,一、二线及强二线城市房价调整后有望趋稳,而人口外流、产业薄弱的三四线城市调整过程更漫长复杂 [11] - 有购房意愿者应利用“买方议价权”,当前二手房成交价与挂牌价平均差距达百分之十五,部分议价空间超百分之二十 [9] - 购房需关注经济基础扎实、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及板块,提高首付比例以压缩贷款规模,避免过度负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