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票房表现 - 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为17.65亿元,仅为去年同期21.05亿元的83.9% [1] - 今年国庆档假期为8天,而去年同期为7天,历史上上一个8天国庆档(2023年)总票房为27.36亿元 [1] - 剧集市场同样表现疲软,国庆期间唯一表现较好的剧集《许我耀眼》集均播放量约为2800万,其他剧集集均播放量超过1000万的都寥寥无几 [1] 行业内容趋势:“恶女”角色兴起 - 当前国庆档口碑不错的作品如《毕正明的证明》和《许我耀眼》中,主要女性角色均为典型“恶女”形象 [2] - 这一趋势可追溯至早期作品,如上世纪90年代港片中的蛇蝎美女,如林青霞在《重庆森林》中的女杀手角色 [2] - 2000年至2010年间,“恶女”原型多来自宫斗或心机政治女性题材,如《金枝欲孽》和《色,戒》 [3] - 与过去版本相比,新一代“恶女”角色最大的变化是她们不再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或试炼工具,而是推动情节的欲望引擎 [3] 代表性“恶女”角色分析 - 在《毕正明的证明》中,张天爱饰演的大白桃具有命运上的自主选择权,其角色消亡被描绘为正邪较量的历史代价,与爱情无关 [4][5] - 《刺杀小说家2》中辛芷蕾饰演的入云龙角色,其魅力在于敢于直面本心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6] - 《许我耀眼》中赵露思饰演的许妍,角色特点是将自身欲望置于最优先,其“恶”被描绘为一种生存策略而非品性堕落,因此故事有Happy ending的可能性 [6][7][8] 角色演变与观众接受度 - 前“恶女”时代的角色往往代偿男性的欲望或野心,其存在意义是为了让男主坠落、忏悔或重生,最终结局多为死亡、疯癫或入狱 [9] - 当前以许妍为代表的“恶女”是主动作恶,目的在于为自己谋生、谋权,带有职业理性和情绪边界,观众不再需要观看她们被惩罚,反而从中获得现实自由感 [9] - 恶女角色的复苏出现在行业低潮期,对应观众的幻灭期,去年集均播放量超过4000万的剧集有6部,而今年整体水位已退至3000万以下 [9] 行业背景与内容转向 - 当宏大叙事与英雄神话不再可信时,影视工业开始依赖强人设来维持观众注意力 [9] - 恶女角色的出现被视为一种与无解现实进行对话的方式,她们以恶回应现实,以自私对抗系统性的冷漠 [10] - 行业需要警惕恶女风潮过度商业化导致对抗本质被工业收编的风险 [10]
恶女请出列:国产影视摆烂,她们疯狂上分
虎嗅·2025-10-08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