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暖”胜“秋冻”“秋膘”非“肥膘”,你的血压管理做对了吗?
齐鲁晚报·2025-10-08 14:38

高血压疾病概况 - 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 -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 - 长期高盐饮食、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1] 季节性健康管理误区 - 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秋暖"而非"秋冻",寒冷刺激会引发血压升高并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1][2] - "贴秋膘"应注重补充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避免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肥胖和高脂血症风险[2] - 建议通过适度抗阻锻炼增加肌肉量,控制体脂[2] 高血压治疗认知误区 - 无症状高血压仍需服药治疗,持续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2] - 血压正常后不能随意停药,停药易造成血压反弹并增加心肌梗死等并发症风险[3] - 抗高血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其不良反应远小于高血压本身的危害[4][5] - 降压治疗应遵循缓慢平稳持久的原则,避免快速大幅降压引起脑灌注不足[7] 血压监测与用药规范 - 诊断高血压需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均高于140/90mmHg,避免"白大衣高血压"误判[8] - 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可平稳降压24小时,短效药仅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6] - 患者应避免频繁更换药物或跟风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9][10] 非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 - 每人每日摄盐量减少1g可使血压下降约1.2mmH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16] - 减重10kg可使血压下降5-20mmHg,需控制BMI<24kg/㎡且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16] - 长期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7mmHg,建议每周5-7次每次至少30分钟有氧运动[18] - 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和每晚7-9小时充足睡眠均有助血压控制[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