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规则优化 - 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明确于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覆盖55个品种、162个品规,涉及抗流感药物、肾病治疗创新药等重点领域 [1] - 集采方案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优化价差控制"锚点",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以避免企业报出异常低价导致整个品种中选价过低的现象 [1] - 规则优化旨在防范过度低价竞争,保障产品质量与企业合理利润空间,此前"一片药降到几分钱"的现象恐难再现 [1][4] 集采政策对行业结构的影响 - 集采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促使部分仿制药企积极转型,开启仿创结合的新征途 [2] - 政策优化促使企业向创新转型,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行业加速洗牌,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5] - 长期来看,集采政策完善促使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利好创新能力强、行业地位高的大型创新药企 [2][5] 集采受益领域与企业 - "反内卷"主要受益板块集中在医疗器械等高值耗材领域,该领域自2020年起成为集采重点,截至2025年集采覆盖率已较高 [2][4] - 对于具有成本优势、产品质量过硬的仿制药企业,不再被迫压价至成本以下,有望凭借合理报价中标,扩大市场份额,改善盈利能力,尤其在心血管、抗感染等集采大品种领域 [4] - 临床口碑佳、产品质量过硬的龙头公司更易获得医院青睐,中选率和协议量确定性更高,如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等 [6] 重点公司创新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同比增长14.5%,上半年有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7] - 石药集团2025年内有望获批7款产品,其中2款已获批,并提交11款产品上市申请,同时有超20种产品进入II/III期关键临床 [7] - 中国生物制药2025年上半年有2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未来三年预计将有近20款创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其中超半数为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的重磅品种 [8] - 科伦药业创新研发管线共布局30余项,以肿瘤治疗为主 京新药业聚焦精神神经与心脑血管领域,失眠新药地达西尼上市放量 复星医药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子公司多个品种具备商业化潜力 [5][6] 创新药板块估值现状与风险 - 经历前期热炒,部分创新药个股已处于估值较高位,万得创新药指数当前已走到近三年较高位置 [3][9] - 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竞争激烈等特点,个别上市公司股价虚高,甚至出现了估值泡沫 [12] - 不同创新药企商业化能力有所差异,部分企业虽有创新管线,但缺乏成熟的商业化团队和渠道,难以将产品转化为实际收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