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A股主要指数震荡攀升,三大指数均实现月线五连阳,截至9月底上证指数年内上涨15.84%,深证成指上涨29.88%,创业板指上涨51.2% [1] - 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升温,8月中旬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2万亿元以上成为常态,8月27日成交额放量至3.2万亿元创年内新高,截至9月30日两市成交额连续3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2] ETF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ETF规模截至9月末突破5.63万亿元,年内增幅超过50% [1][2] - ETF市场规模逐季跃升,前三季度单季扩容规模分别达684.37亿元、5060.48亿元和1.32万亿元 [2] - 百亿级“巨无霸”ETF阵营快速扩容至119只,较年初激增八成,其中近半数为股票型产品 [1][2] 资金流向与配置策略 - 股票型ETF结束连续4个月的净流出状态,9月单月净流入471.55亿元 [1][2] - 资金在宽基与行业主题ETF间分化显著,宽基类产品整体承压,规模指数ETF净流出状态持续5个月,而行业主题ETF9月吸金额达941.32亿元,成为资金主阵地 [1][3] - 部分宽基ETF如科创50、沪深300在9月分别有247.22亿元、146.46亿元资金撤离,而中证A500ETF转为净流入,近一个月吸引超160亿元资金 [3] 行业主题ETF表现 - 证券行业板块ETF最受资金青睐,9月平均跌幅为4.72%,但同期吸金额合计达248.97亿元,显示逆向布局特征 [3] - 电池、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相关ETF在9月涨幅超过39%,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上涨超30%,同期净流入额达到306亿元,显示顺势追涨特征 [4] - 投资者情绪提升,偏好弹性更大的行业与主题指数来参与A股市场 [4]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马太效应”鲜明,前十大ETF巨头控盘76%份额,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计规模超过4.29万亿元 [1][5] - 华夏基金以9035.09亿元的ETF规模占据首位,与尾部43家基金公司的合计规模近乎持平 [5] - 盈利门槛高企,基金公司若想在ETF业务上实现盈利,整体规模可能要在1000亿元以上,目前仅15家基金公司跨过此门槛 [5] 市场参与者动态 - 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相继布局ETF赛道,显示出传统权益大厂对ETF业务的重视 [5] - 业内机构对ETF业务态度复杂,一方面看好其作为低成本、高透明度投资工具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对高投入壁垒和激烈竞争存在顾虑 [6] - 头部基金公司感受到强烈竞争压力,认为ETF已成为公募最“卷”业务,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6]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头部机构凭借规模效应占据显著优势,能享受到成本摊薄和较高的经营杠杆,未来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7] - 中小型公司弯道超车机会有限,但通过聚焦细分赛道,深度研究产业趋势,提前布局未充分挖掘领域,仍是可行的差异化路径 [7][8] - ETF赛道从“工具”变为“战场”,成为资源、战略与耐力的竞技场 [1]
前三季度ETF有多火?规模涨超五成 百亿ETF军团扩至119只
第一财经·2025-10-08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