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黄金增持行为分析 - 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已达7406万盎司,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但2025年9月仅增持4万盎司,为去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最小手笔[3] - 黄金在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占比约7.7%,远低于全球央行约15%的平均水平,更显著低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70%以上的占比[3] - 从绝对量看,美国黄金储备为8133.46吨,是中国的3.56倍,欧元区国家整体持有量超过1万吨[11] 增持黄金的战略动因 - 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利用黄金与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价格走势相关性低的特性,对冲汇率市场风险[5] - 应对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包括贸易战风险、美国政府的停摆危机及其37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这些因素削弱了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度[5] - 黄金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背书,是公认的“最后支付手段”,为国家金融安全提供压箱底的保障[7] 黄金与人民币国际化 - 增持黄金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信用背书,通过黄金价值支撑增强人民币的国际信誉[9]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三大支付货币,增持黄金意在效仿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成功经验[7][9] 央行购金行为特征与市场影响 - 央行购金是长期战略行为,与金价走势并非完全同步,例如2012年至2016年间央行净购金但金价持续下跌[1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大幅增加166吨,其中波兰央行单季度购买29吨,土耳其、卡塔尔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在跟进[7] - 国际金价年内涨幅超过47%,站上4000美元/盎司关口[9] 全球储备体系变革趋势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已降至历史低位,73%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五年其份额将继续下降[11]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已超过126%,其偿债模式引发担忧,黄金作为无信用风险资产成为各国央行优化储备结构的理性选择[11] - 黄金和人民币等其他资产被普遍认为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将会上升[11]
美国37万亿债务压顶,中国悄然出手,连续增持黄金,有什么深意?
搜狐财经·2025-10-09 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