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总体成效 - 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合计5444家,较《意见》出台前增长34.22% [1] - 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6.03万亿元,较《意见》出台前增长46.92% [1]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1] 公司治理与制度完善 - 证监会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并修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等制度规则 [2][3] - 2023年启动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 [2] - 2024年5月证监会制定《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将大股东减持与股价破发、破净及分红挂钩 [3]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证监会对130名财务造假责任人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9][10] 市场结构优化与进出通道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 [6] - 2021年至2025年9月底,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合计178家,超退市改革之前的2倍 [6] - 自去年“并购六条”出台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21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230余单 [7] 研发投入与投资者回报 -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整体研发强度2.33% [7]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7] - 近5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达10万亿元,相当于同期IPO和再融资金额的两倍 [7] - 近5年实施股份回购5500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7] 监管执法与违法惩防 - 2024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35起资金占用类案件,并将资金占用纳入退市指标 [9] - 自去年以来至今年9月底,证监会责令8家公司实质性整改,合计清收占用资金80亿元 [9] - 2025年以来,8起财务造假案件涉及的32名责任人被刑事追责 [10]
三维度解析上市公司“量”“质”齐升
证券日报·2025-10-09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