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马甲”违规炒股红线不能碰
经济日报·2025-10-09 07:20
监管处罚动态 - 证监会近日对4名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其中最大罚没金额高达1.59亿元,并实施5年证券市场禁入 [1] - 证券法明确规定证券从业人员不得买卖股票,此次天价罚单再次清晰划出从业人员的行为底线 [1] 违规行为动因与特点 - 部分从业者利用职务之便,借用他人账户、通过层层嵌套的马甲身份入市炒股,试图大捞一笔 [1] - 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缘由包括内部管控缺位、自我约束缺乏、守法意识淡薄以及从业者的侥幸心理 [1] 监管应对策略 - 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政策,对违规炒股的打击追溯历史更久、追责处罚更严,未来应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2] - 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精准发现能力,让隐蔽违规交易无所遁形 [2] - 重点关注违规炒股背后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行为,一旦涉嫌犯罪则严厉移送司法 [2] 行业内部管控要求 - 部分券商内控管理存在漏洞,证券公司需压实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内部监测、自查自纠及问责机制 [2] - 对投行、资管、自营等关键岗位员工实施重点监督,严格控制其可获取的信息范围 [2] - 通过健全内部管控体系,在从业人员与股票交易之间筑起隔离墙,从物理空间和操作流程上切断违规交易可能性 [2] 从业人员职业操守 - 证券从业人员应提高认知,其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直接关系市场公平公正及普通投资者利益 [3] - 从业人员需摒弃侥幸心理,拒绝非法诱惑,让讲规矩、守诚信成为行动自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