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史上最强打工人:老板布置的杂活,被他干成了诺贝尔奖
虎嗅·2025-10-09 07:41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背景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亚吉,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1] 北川进个人经历与研究历程 - 北川进任职于京都大学,个人爱好包括侦探小说、惊悚片和歌舞伎表演 [4][5] - 其投身化学领域的初衷与辨别甲醇和乙醇相关,并常在课题组内组织饮酒交流以锻炼学生公开演讲能力 [6] - 研究灵感来源于庄子"无用之用"思想,促使他关注有机材料中未被重视的孔隙结构 [10][11] - 47岁时发表首篇金属有机框架论文,51岁在《科学》杂志发表相关研究后获得学界关注,74岁获诺贝尔奖 [11][12] 理查德·罗布森学术生涯与贡献 - 理查德·罗布森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个人口约3000的村庄,在牛津大学完成本科与博士学业,并在加州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3][14][15] - 29岁赴墨尔本大学任讲师,此后59年未更换工作单位 [17][18] - 因系主任唐·斯特兰克斯布置的任务,开始制作晶体结构模型,并由此发现新型材料结构 [20][21] - 其发现的新材料骨架体积不足晶体一半,内部孔道可填充溶剂分子与离子,但未予命名 [27][30] - 2018年首次受邀参加第六届国际金属有机框架会议,并获得与会者掌声 [32][33][34] 奥马尔·亚吉成长经历与学术成就 - 奥马尔·亚吉出生于约旦一个巴勒斯坦难民家庭,家中9个孩子与父母共用半个房间,另半间用于养牛,生活条件艰苦 [35][36] - 童年缺乏电力与清洁水资源,每两周仅4小时取水时间,这使其后来致力于利用金属有机框架从空气中捕获水蒸气的研究 [37][38] - 10岁时因分子结构图对化学产生兴趣,15岁赴美留学时几乎不会英语,但通过社区大学进入学术领域 [41][42][43] - 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完成,放弃高薪工业界机会选择学术界,致力于自主研究 [44][45] - 2000至2010年间成为全球被引用次数第二多的化学家,其里程碑论文引用数超过250000次 [46][47] - 提出"5%法则",主张在95%的质疑声中关注支持者的意见,并坚持自身研究方向 [50] -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立全球科学学院,于多国设立研究中心支持年轻学者,并积极招收中国学生 [53][54] - 1995年里程碑论文的合著者中包含两位中国研究人员 [55] - 目前致力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商业化应用,并探索人工智能与化学合成的结合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