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紧张价格大涨,节后铜价又将如何演绎?
第一财经·2025-10-09 08:14

铜价近期表现 - 国庆节前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创阶段新高83820元/吨,为去年5月31日以来最高 [1] - 国庆期间LME铜价创逾16个月新高10800美元/吨,累计涨幅超过3% [1][2] - 9月长江现货1铜月均价80775元/吨,环比8月上涨2.11%,同比上涨7.99% [2]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铜矿供应紧张是市场焦点,印尼Grasberg铜矿不可抗力及智利减产加剧供应偏紧局面 [1][3] - 供应紧张传导至冶炼环节,加工费处于低位,部分国内炼企因亏损计划检修 [3] - 9月中国电解铜产量112.10万吨,环比下降4.31%,10月预计进一步降至108.25万吨 [4] - 宏观层面地缘政治风险推升资源品风险溢价,国内产业政策改善产业链景气度 [4][5] - 铜的金融属性发力,美联储降息后市场担忧美国经济滞胀,投机买盘攀升 [5] 本轮上涨行情特点 - 此轮上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益于新能源消费需求增长,第二阶段受供应偏紧和投资需求驱动 [6] - 与以往需求驱动不同,此次凸显“海外通胀韧性”与“国内政策主动作为”交织的新特征 [6] - 当前铜市金融属性显著强化,期货市场波动加剧,价格对政策预期及宏观情绪变化更为敏感 [6] 对产业链企业影响 - 拥有自有矿源、产业链完整且成本控制能力强的铜企最为受益,利润向上游集中 [7] - 以外购原料为主的铜加工企业面临原料成本上升与利润空间收窄的压力 [7] - 铜价上涨利好资源类上市公司估值重估,重点关注资源自给率高、现金流稳健的行业龙头 [7] 后市展望与机构观点 - 受外盘上涨影响,节后沪期铜跳空高开概率大,主力合约有望踏入84000~86000元/吨区间 [8] - 四季度铜价有望延续偏强震荡格局,沪铜主力合约核心运行区间有望上移至79000~85000元/吨 [9] - 支撑逻辑包括供应瓶颈短期难解、政策托底需求、地缘风险与美元流动性环境推升风险溢价 [9] - 美银美林上调2026年铜价预期至11313美元/吨,2027年预期进一步上调至13500美元/吨 [3] 企业及投资者应对策略 - 下游企业需积极运用铜期货和期权对冲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攀升风险 [9] - 中上游企业需注意高波动下的销售利润和存货减值风险,做好卖出保值策略 [9] - 投资者可关注回调后的多头布局机会,但需警惕宏观数据及政策变动引发的双向波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