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赛道行业格局 - 减重赛道是影响未来全球医药产业格局的最大变量之一,引发医药巨头研发军备竞赛和活跃的并购与BD交易[1] - 辉瑞于2025年9月以73亿美元收购成立仅3年的Biotech公司Metsera,以获得其减重药物管线[1] - 过去一年中国创新药公司产生多起首付款超1亿美元的减重药物管线对外BD,买主包括诺和诺德、默克、再生元等跨国药企[1] 来凯医药LAE102临床数据 - 2025年9月29日,来凯医药公布其ActRII单抗LAE102的I期临床MAD研究数据,该研究评估了药物在超重/肥胖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2] - 第5周时,6mg/kg剂量组受试者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1.7%,平均脂肪质量减少2.2%;经安慰剂调整后,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平均脂肪质量减少3.6%,显示出增肌减脂趋势[3] - 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实验室检查异常,未报告任何腹泻、肌肉痉挛或痤疮病例,显示出巨大安全性潜力[4] ActRII靶点药物比较 - 礼来旗下ActRII抗体Bimagrumab联合司美格鲁肽的2b临床数据显示,治疗72周时联合治疗组减重22.1%,其中92.9%来自脂肪,肌肉损失2.9%[5] - Bimagrumab单药治疗72周减重10.8%,100%来自脂肪,同时肌肉增加2.5%,显示出GLP-1类药物不具备的显著增肌能力[5][7][8] - Bimagrumab存在安全性瑕疵,单药用药腹泻比例超40%,肌痉挛比例在46%至73%之间,痤疮比例在30%至40%左右[10] - 相比之下,LAE102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上述不良反应,具备成为同类最佳药物的巨大潜力[10] 潜在合作与BD预期 - 礼来公司已与来凯医药达成临床合作协议,礼来负责在美国执行LAE102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并承担费用,来凯医药保留全球权益[12] - 2025年9月,礼来终止了一项Bimagrumab与替尔泊肽的临床试验,表明其管线地位并非不可撼动[13][14] - Bimagrumab专利将于2030年到期,而LAE102专利到期时间在2042年,商业化窗口期更长[18] - 诺和诺德等拥有GLP-1药物的公司需构建配套增肌类药物管线,LAE102是引入联合疗法的值得考虑选项[21][22] - 来凯医药于2025年9月完成港股配售,募资净额5.78亿港元,近9成投入研发,账上现金超12亿,增强了BD谈判底气[23][25] - 公司正与多家潜在合作伙伴磋商,计划为LAE102寻求优先合作伙伴,其拥有的LAE103和LAE123管线也可能被打包BD[25][26] - 参考礼来以19亿美元拿下Bimagrumab的交易,来凯医药管线有望贡献重磅BD[26] 公司其他核心管线 - 来凯医药还拥有AKT强效抑制剂LAE002,可抑制所有三种AKT亚型,具有疗效更高、安全性更佳等优势[27] - LAE002是全球仅有的两种处于或完成关键临床开发阶段的抗肿瘤AKT抑制剂之一,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上市申请,也具备对外BD预期[27]
减重赛道下一个重磅大BD 来凯医药(02105)或成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