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酸药物定义与分类 - 小核酸药物是寡核苷酸药物,由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串联组成,通过干预靶标基因表达实现疾病治疗目的 [3] - 核酸药物主要分为小核酸药物和mRNA两大类,其中小核酸药物包括反义核酸(ASO)、小干扰核酸(siRNA)、微小RNA(miRNA)、核酸适配体(Aptamer)和转运RNA(tRNA)碎片 [1] - mRNA产品可分为mRNA疫苗和mRNA药物 [1]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首次提出反义核酸概念,1998年揭示RNA干扰机理并于2006年获诺贝尔奖 [3] - 2010年左右行业遭遇瓶颈,因RNAi不稳定性、免疫原性及递送系统缺乏导致大型药企撤资 [3] - 2014年后因GalNac递送系统发展推动行业复苏,2016年后多款重磅药物上市,在遗传罕见病和慢性病领域取得突破 [3] 小核酸药物核心优势 - 研发周期短,只需锁定致病基因序列进行设计,早期研发速度远快于小分子和抗体药物 [4][5] - 效果持久,体内半衰期可按月计算,能降低给药频次,对慢病治疗具巨大临床价值 [5] - 研发成功率高,作用机制明确,I期到III期成功率达59.2%,相比靶向药和整体医药高5倍 [5] - 不易产生耐药性,因直接调节上游基因表达 [5] - 治疗领域广,不受限于蛋白质可成药性,理论上可靶向任何基因 [5] - 有望成为继小分子、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 [6] 技术进展与市场表现 - 技术在设计序列、化学修饰和递送方式上取得突破,攻克了血管内降解、免疫激活、跨膜困难等难题 [7] - 多款药物成功获批,展现良好成药性,例如Nusinersen 2024年销售额16亿美元,Vutrisiran销售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73%),Inclisiran销售额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7] - 截至2025年中,全球共获批上市22款小核酸药物,包括13款ASO药物、7款siRNA药物和2款核酸适配体药物,其中16款针对遗传罕见病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从2019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4.3% [12] - 预计从2023年起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3年达到467亿美元 [12] - RNAi疗法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3.62亿美元增至2030年250亿美元,中国RNAi疗法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约4百万美元增至2030年约3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超300% [14] 研发管线与交易活动 - 全球研发管线丰富,例如VSA-001处于注册申请阶段,STP-702针对流感病毒感染,VSA-003处于临床Ⅲ期 [8] - 跨国药企如诺华、阿斯利康、礼来等纷纷下注小核酸领域,中国药企相关交易活跃,例如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金额超52亿美元,苏州瑞博与勃林格殷格翰总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 [14][15] - 中国“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政策促进RNA干扰药物等生物治疗性疫苗开发 [10] 相关上市企业概况 - 悦康药业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平台,小核酸药物管线7项,其中2项处于临床阶段,最快临床II期,覆盖肿瘤、高血压等领域,年营业额40~50亿元 [18] - 成都先导主营小分子及核酸新药发现,管线包括LDR2402(高血压)和Lipisense(高血脂/高血糖),年营业额15亿元 [18] - 前沿生物核心产品为抗艾药,优先推进IgA肾病,2023-2024年总收入1-2亿元 [19] - 瑞博生物有六款自研药物处于临床试验,核心产品RBD4059是全球首款且进展最快的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 [20] - 舶望制药利用RADS平台技术建立丰富siRNA管线,目标实现一年给药一次,覆盖心血管、代谢紊乱等广泛治疗领域 [20]
千亿市场潜力、有望成为第三大药物类型的小核酸药物 迎高速爆发期丨黄金眼
 全景网·2025-10-09 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