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思践悟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金融时报·2025-10-09 11:1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金融工作的前瞻性、开创性理论与实践探索,这些探索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源头和先期探索 [1][6] - 这些论述与实践对当前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6] - 福建省人民银行系统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相关启示,奋力谱写福建金融现代化新篇章 [14] 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 - 福建拥有悠久的资金融通历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唐代开启铸币先河,明清时期典当、钱庄、票号等成为金融业早期雏形 [2] - 福建具有独特的“三侨”资源,侨批、侨汇为近代银行业发展提供经验,侨汇资金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2] - 福建红色金融历史积淀深厚,20世纪20至30年代,闽西苏区开创了中国革命金融事业的先河,创办了首家红色银行、首批红色信用合作社等 [3] - 改革开放初期,福建成为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首批证券公司之一(华福证券)和首批股份制银行之一(兴业银行) [4] 金融论述与实践的深刻启示 -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与新时代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一以贯之 [7] -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提出建立股份制的福州市城市合作银行为个体工商户和小集体企业服务 [8] - 截至2024年末,福建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43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8.63万亿元,分别是2002年末的18.8倍和26倍 [8] - 2024年末,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7.52%、7.57%、23.19%、10.84%,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8] - 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亲自推动处置宁德地区“标会”乱象、福州金融“三乱”等一系列金融风险,福建省连续6年保持无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9] - 坚持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开放,指出解决金融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支持两岸金融合作 [10] - 坚持科学运用金融规律,强调要像尊重自然规律一样尊重金融规律,构建福建“金融安全区”,从市场化法治化角度推进信用福建建设 [12] -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谋划金融工作,牵头制定厦门、福州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前瞻性提出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自由港型经济特区”等理念 [13] 未来实践方向 - 支持保障国家发展战略,紧盯福建四大支持产业和“四大经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15] - 坚持金融为民,总结推广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优化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创新“接地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6] -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全面落实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措施,深化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 [17] - 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妥化解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以科技赋能监管 [18] - 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结合福建地域文化特点,让“五要五不”要求内化为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