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产业何以解“内忧”
中国化工报·2025-10-09 11:20
反倾销政策保护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1] - 政策保护有助于缓解外部低价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国内苯酚产业赢得调整时间 [1][3] - 自2019年实施反倾销以来,进口依存度已从28.5%下降至2024年的16.8% [3] 产能扩张与供需格局 - 我国苯酚产能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3.65%,近五年增速为16.01% [1] - 2023年7套新建装置与1套扩建装置集中投产,推动年度产能增长率飙升至51% [1] - 2025年苯酚总产能预计将突破735万吨,供应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市场转向供过于求 [1] - 行业内部竞争压力持续加剧 [1] 市场价格与盈利状况 - 供过于求导致苯酚价格体系脆弱,产品价格与原料纯苯联动性显著提升 [2] - 今年以来苯酚现货价格一度跌破6500元/吨,创近两年新低 [2] - 传统消费旺季“金九”期间,苯酚价格仅较8月上涨217元/吨,同比跌幅近2000元/吨 [2] - 上半年苯酚平均开工率仅为72%,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自第二季度起多数生产企业陷入持续亏损 [2] 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 - 政策保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结构性问题,行业将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改革过程可能伴随部分中小产能退出、行业兼并重组推进 [3] - 企业需向高附加值、差异化、精细化产品方向转型 [3] - 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升级与市场出清,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竞争”的战略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