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入2千的飞手,为何集体逃离?
虎嗅·2025-10-09 15:51

天刚蒙蒙亮,杨哥的无人机已经在稻田里工作有一段时间了。这位无人机飞手掌握着远近2000多亩农作物的"生杀大权",他戴着只露出两只眼睛的宽檐帽 子,操作的遥控器上记录着飞行的航线和设定参数。 7月份正是水稻田集中喷药的时节,杀虫药、封闭药、营养药,都需要无人机喷洒。无人机升空时,四个旋翼会瞬间高速旋转,发出巨大的"嗡鸣声",随 之吹起一大股尘土,垂直上升到预设高度再开始沿着预设的航线自动飞行,速度均匀,轨迹笔直。 与小巧的拍照无人机相比,农业无人机更大,重达30多公斤,负载能力也更强,通常带有喷洒或者播种装置。作业时,无人机水箱中装配的农药经过机身 下方的喷头喷出,药液雾化后形成一片均匀的雾帘,给这片浅绿色的稻田披上一层流动的轻纱。 在这个被资本称为"农业4.0"的狂飙年代,这是300米低空上正上演的技术革命。拓展低空技术应用场景也被写进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数据显示,中国 目前已经是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作业超过21亿亩次,农业无人机飞行小时数占整个无人机行业的98%。 但那些测算出千亿市场规模的行业报告从未涵盖那些在田间地头默默工作的无人机使用者们,飞手群体被遮蔽在智慧农业的宏大叙事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