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于变局中开新局:从“十四五”的韧性答卷到“十五五”的战略启航
证券日报网·2025-10-09 17:20

“十四五”规划成果总结 -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 [1] - 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30万亿元,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长达15年 [1] -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如期达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及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1] - 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1] 创新驱动与科技投入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5.5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4%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4%提高到2.68% [2] - 针对科创和先进制造业的减税降费累计达3.6万亿元 [2] - 支持培育了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 “十五五”规划战略聚焦领域 - 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将凸显,注重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向颠覆性技术布局 [2] - 产业体系将向“高级化”发展,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3] - 着力扩大内需,政策聚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保体系、培育新型消费,投资侧重科技创新、新基建、节能减排及民生领域 [3]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依据各地区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 [4] -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主动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4] 总体发展模式转向 - “十五五”将是中国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质量效益的关键跃升期 [5] - 核心逻辑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赋能内需扩大,以内需扩大改善民生,以更高水平开放融入全球经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