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个企业家的人生归宿,是“见自己”
第一财经·2025-10-09 19:56

季琦的成长之路上,经历过三次"至暗时刻"一般的危机。 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的摩崖石刻上,儒者捧卷、道士炼丹、僧人打坐,三教造像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秘密 ——中华文明用儒道释三面棱镜,折射出人类认知世界的完整光谱:通过"见众生"建立伦理坐标,借 由"见天地"参悟自然法则,最终在"见自己"中完成精神觉醒。 站在文明演进的十字路口,儒家的伦理温度、道家的生态智慧、佛家的心性觉悟,恰似三棱镜分解出的 文明光谱,为商业实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关照与指引。 一个企业家,可能先"见自己"(追求财富证明能力),后"见天地"(理解经济规律、政策趋势),最 终"见众生"(通过公益回馈社会)。也可能从"见天地"(观察自然)到"见众生"(描绘人间百态),最 终"见自己"(表达独特的精神世界)。还有可能,这三重维度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见众生"时反观自身 (见自己),在"见自己"后更深刻理解他人(见众生),进而关照世界万物(见天地)。 从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新著《心生之境》中,我们不难看到,被尊为"创业教父"的他,如何经 由商业与生活之"境",理解生命的多样与悲欢,认知世界的规律与浩瀚,"见天地"、"见众生";又如何 经由自洽之"心",实现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