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丰拟1061亿港元私有化恒生银行,溢价超30%引发市场震荡
第一财经·2025-10-09 20:40

私有化交易核心条款 - 汇丰控股通过其子公司汇丰亚太以每股155港元的价格私有化恒生银行,交易对价高达1061.56亿港元 [1][2] - 私有化价格较恒生银行最后交易日收盘价119港元溢价超过30%,且高于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股价154港元 [2] - 汇丰亚太目前持有恒生银行63.34%的股权,私有化对价将不会提高,并为计划股东提供即时变现机会 [2] - 汇丰控股及汇丰亚太委任的联席财务顾问确认汇丰亚太拥有充足财务资源支付计划对价,公司宣布未来三个季度不再回购自身股份 [2] 市场反应与交易影响 - 公告后恒生银行股价全天大涨25.88%,而汇丰控股股价下跌5.97%,总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超千亿港元 [1] - 摩根大通认为该交易或带来短期阵痛,但长远对汇丰控股具有正面效益,体现在营收协同效应、成本优化、每股盈利及派息上 [2] - 汇丰行政总裁表示私有化与坏账无关,主要是促进增长的投资,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力 [3][5] 私有化战略意图 - 私有化反映汇丰控股对恒生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布局,私有化后恒生银行将保留独立银行牌照、管治体系和分行网络 [3] - 通过私有化可有效精简香港业务架构,简化决策流程并提高灵活性,为进一步增加投资及善用两个品牌协作带来更佳经济效益 [3] - 汇丰预期存在与恒生银行发掘更紧密协同效应的机会,从而提升营运效益,并让恒生银行能向客户提供更广泛产品,更好利用汇丰国际网络 [3][5] 恒生银行财务状况 - 恒生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惨淡,除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68.8亿港元,分别同比大跌28.39%和30.46% [4] - 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大幅增加33.61亿港元至48.61亿港元,其中25.40亿港元来自香港商业房地产 [4] - 总减值贷款由2024年底的510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50亿港元,整体不良贷款比率升至6.69% [4][5] 房地产信贷风险 - 恒生银行利润大跌及信贷损失增加主因包括新违约风险承担准备增加、资产质素信贷转移、非住宅物业供过于求对租金及资本价值造成持续下压 [4] - 在持续高息率环境下,香港写字楼、商铺市场需求疲弱且供过于求,导致商业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流压力,部分被下调至不良贷款状态 [4][5] - 恒生银行展望未来,中国香港及内地的商业房地产市场仍然充满挑战,香港非住宅物业供应过剩持续对租金及资本价值施加下行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