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收到罚单997张,合计罚没金额达9.81亿元 [1][3] - 从监管层级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机关开出14张罚单但平均单张罚额超千万元,监管局本级罚没2.94亿元,监管分局本级罚没3.72亿元 [3] - 分季度看,三季度为处罚高峰季,罚单数量372张,罚没金额飙升至5.38亿元,而一季度和二季度罚没金额分别为2.99亿元和1.43亿元 [4] -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前三季度罚单数量和罚没金额呈现“量额双降”,2024年同期为1533张罚单和11.81亿元罚金 [4] 信贷业务违规分析 - 信贷业务违规是处罚重灾区,相关罚单数量占总罚单量的比重接近六成 [6] - 违规情形多样化,包括贷前尽职调查不到位、贷中审查不审慎、贷后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 [1][6] - 2025年9月千万级罚单密集,华夏银行因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8725万元,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分别被罚6670万元和6150万元 [7] - 具体案例包括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多项信贷违规被罚1680万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因超授信发放贷款等问题被罚1810万元 [6] 违规原因深度解析 - 信贷作为核心金融资源易成为利益输送高风险领域,部分人员利用审批权力寻租导致违规放贷 [8] - 地产、城投等行业风险暴露使不良贷款压力上升,监管部门对掩盖不良资产行为的核查力度加强 [8] - 市场竞争同质化及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部分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主动放松风险管控标准 [8] - 银行普遍存在“重业务拓展、轻风控合规”倾向,业务指标主导导致贷后管理环节被忽视 [9] 其他业务合规问题 - 理财业务存在风控漏洞,部分银行理财资金违规投资于高风险金融产品或限制性领域,如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因多项理财业务违规被罚950万元 [10] - 信用卡业务存在过度授信和资金用途管控不力问题,例如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资金用途管控不力被罚355万元 [11]
罚没9.81亿元!前三季度银行收近千张罚单,信贷违规高频踩“雷”
北京商报·2025-10-09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