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俄和欧洲在战争中,犯下一个巨大错误,就是低估了中国的强大
搜狐财经·2025-10-09 23:22

关键原材料主导地位 - 中国在镓、锗、石墨等关键原材料上占据主导地位,其出口政策对全球芯片、新能源产业构成直接影响[3]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电池和关键矿物的绝对供应中心,占比超过70%[3] - 美国能源部承认,若没有中国的石墨与稀土,全球新能源计划可能延后五年[5] 能源贸易格局转变 - 中国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2024年每日进口量超过200万桶,占俄出口总量四成[7] - 俄罗斯与中国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削弱了美元在能源领域的主导权[7][9] - 中俄贸易额在2025年初突破2400亿美元,创下新高[9] 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 尽管美国对华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但中国品牌在电池技术、续航效率和成本上全面领先,订单持续增长[11] - 中国电动车产业链通过全球化布局(如比亚迪在泰国、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绕过贸易壁垒[15] - 欧洲港口进口的电动车尽管可能更换品牌外壳,但其核心电芯与底盘仍来自中国[13] 全球供应链与金融影响 - 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占比上升,2025年初在俄罗斯外汇市场交易量超越美元,成为最活跃货币[9][2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1%,并强调中国对全球增长贡献度超过三分之一[20] - 中国通过RCEP、“一带一路”等合作机制重建国际贸易网络,各国央行增加人民币储备[22] 地缘政治与产业话语权 - 中国通过供应链、能源和金融三个层面完成“反守为攻”,其全球产业体系输出成为新的标准[16][23] - 欧洲在制裁俄罗斯能源后面临成本飙升和工厂关停,而中国炼化企业满负荷运转,成为全球成品油出口大国[7] - 中国在中东外交斡旋(如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中扮演稳定器角色,提升了其全球谈判筹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