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芯难求”:储能电芯企业订单已排至明年
行业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固-固界面接触研究上获得新进展 [1] 市场需求与规模 - 2025年前8个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5.9GWh,同比增长42% [2] - 同期储能EPC招标规模达116GWh,同比增长约40% [2] - 2025年前6个月中国企业新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合作,总规模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 [3] -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2025年预计达521GWh,同比增长60% [3] 供需状况与价格 - 储能电芯出现“一芯难求”局面,供需矛盾突出 [1][2] - 314Ah大容量电芯成为市场主流,客户提前锁定产能导致部分企业无法新增订单 [2] -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高达80%至90%,一二线厂商持续满产 [3] - 储能电芯紧缺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 [3] - 下游户用、工商业储能涨价,带动全链条景气度攀升 [3] 政策环境 - 政策推动行业从“强制配储”向“独立储能”转型,独立储能具备多元化收益来源 [2][3]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2] 产业链影响 - 上游磷酸铁锂正极、涂覆隔膜需求激增 [3] - 中游集成商出现“抢芯”现象 [3] 公司经营状况 - 惠州亿纬锂能储能电池订单饱满,处于满产状态 [4] - 多氟多储能订单饱满,排产紧张,已稳定供货于国内外客户 [4] - 江西赣锋锂业储能电芯实现规模化量产,产能已满产,并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5] - 国轩高科上半年储能业务增长稳健,国内外斩获多笔订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