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欧贸易的理性与秩序
国际金融报·2025-10-10 00:34
近期,波兰以"边境安全"为由再度单方面阻断中欧班列通行,导致大量货物滞留,中欧陆路物流主干道 再度陷入瘫痪。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技术性中断,而是当前国际贸易体系深刻区域化、政治化、价值观 化的集中体现。它暴露出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在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的背景下,部分欧洲国家正将中欧 经贸合作异化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延伸,以"价值观外交"和"安全泛化"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严重侵 蚀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根基。 中欧班列自开通以来,累计开行超8万列,连接中国与欧洲25国200余城市,年运输货值占中欧贸易比重 持续提升,已成为亚欧大陆上最高效的陆路物流网络,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最具实践成效的国际合 作项目之一。它不仅显著降低了中欧企业间的物流成本与时间,更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了新能源 汽车、光伏设备、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的跨境协同。2024年,尽管面临重重干扰,中欧双边贸易额仍维 持在7800亿美元的高位,充分证明市场规律与产业互补性才是中欧关系的底层逻辑。 然而,这一基于互利共赢的经贸现实,正被日益浓重的地缘政治叙事所遮蔽。波兰等国以俄乌冲突引发 的"边境危机"为由,将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营与对俄制裁强行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