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价格表现 - 今年1月至9月全国生猪均价为15.1元/公斤,同比下跌10.9% [1] - 9月最后一周生猪价格跌至13.27元/公斤,同比下跌27.8%,较年初累计下跌19.9% [2] - 1月至9月猪肉均价为25.97元/公斤,同比下跌4.8%,跌幅小于生猪价格 [2] - 9月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加权平均价为16.46元/公斤,环比下降2.43%,同比下降29.36% [3] 市场供需分析 - 供强需弱是猪价持续走低主因,1月至8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24870万头,同比增长17.4% [2] - 8月屠宰量仍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稳步增长且持续高于上年同期,生猪产能持续释放 [2] - 7月、8月猪肉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家庭及餐饮需求均有所下降 [2] - 9月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895.13头,环比增加9.24%,同比增长9.65%,供应充足 [3] - 此前压栏及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叠加规模养猪场减重出栏,导致近期阶段性供应过剩 [3] 政府调控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以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1] - 8月25日有关部门启动1万吨冻猪肉收储,9月19日再次启动1.5万吨收储,规模较前轮增加 [6] - 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收储3.5万吨冻猪肉(不包括轮换收储) [6] - 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与多家龙头企业沟通 [4] - 政府已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调控体系,调控旨在保障未来市场供需平衡 [4] 调控机制与依据 - 调控依据猪粮比价,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5] - 当猪粮比价低于6:1发布三级预警,连续3周处于5:1至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5%发布二级预警,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10%发布一级预警 [5][6] - 自今年8月第2周起猪粮比持续低于6:1,9月17日猪粮比为5.8:1,部分中小养殖户已开始亏损 [6] - 一级预警发布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收储与产能调控相辅相成 [6] 历史调控效果与后市展望 - 历史收储有效扭转猪价过度下跌势头,如2009年收储后猪价连续15周回升,2014年和2019年收储后猪价也企稳反弹 [7][8] - 收储有利于养殖户减少恐慌性抛售,出栏速度放缓,从而推动猪价止跌企稳 [8] - 四季度生猪供给仍较充裕,但随着前期压栏大猪风险释放,出栏节奏将较平稳 [8] - 国庆、中秋季节性消费提升及11月南方腌腊行为将带动猪肉消费增长 [8] - 综合来看四季度猪价有望逐渐止跌企稳并回升,价格不会大起大落 [8]
冻猪肉收储托稳市场预期
经济日报·2025-10-10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