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节”消费亮点纷呈,政策加力仍有必要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0 06:39

总体消费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出游人次创新高,消费市场呈现“多极化”趋势,新一线城市及县域旅游成为新兴消费增长极[1] - 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假期前5日县域市场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1] - 重庆微信支付消费金额和笔数均为第一,成都、苏州、东莞等13座新一线城市支付数据与北上广深一同领跑[1] 出行结构与客流 - 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2] - 全国迁徙指数创21年以来新高,百度迁移指数同比增长近20%[2] - 公路出行占主导地位,同比增长最高达6.5%,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2] - 滴滴异地打车订单量环比上涨51%,携程公布省际交界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58%[2] 跨境旅游复苏 - 跨境旅游呈现全面复苏态势,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假期前四日累计出入境人次达41万,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4%[3] - 出境人次约23万,占出入境人员总量近六成,日韩及东南亚为热门目的地[3] -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长假日均出入境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3] - 至10月5日,国际航线客流量同比增长15.9%[3] 零售餐饮与文旅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10月1日至7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4]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商圈客流量和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4]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古镇古城、古风非遗体验消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博物馆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达68%[4]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内酒店整体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65%,预订2个及以上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过20%[4] 电影楼市与出口数据 - 电影市场受短视频等娱乐方式替代和影片供给同质化影响,整体反应平淡[5] - 楼市成交分化明显,一线城市销量显著回升,二三线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量相对疲软[5] - 国内港口吞吐量表现积极,全国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4.69%,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8.84%[5] - 山东港口假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集装箱量同比增长7%,厦门港海天码头假期首日吞吐量突破1.2万标箱[5] 政策与经济环境 - 欧元区制造业PMI从8月的50.7下降至9月的49.8,重新陷入收缩区间[5] - 假期消费数据分化明显,境内外出行需求较强,但电影等服务反应平淡,地产端销售“金九银十”效应不明显[6] - 文旅消费对餐饮等行业辐射作用有待加强,内需存在结构性修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