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典守国脉百年 永续文明千秋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10 07:00

故宫博物院历史沿革 - 紫禁城拥有超过600年历史,是明、清王朝及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核心见证 [1] -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宫殿从皇家禁地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 [2] - 建院初期百废待兴,李煜瀛、庄蕴宽、易培基、马衡等早期负责人为构建中国现代博物馆雏形殚精竭虑 [4] 文物守护与迁徙 - 为躲避日本侵略,1933年起故宫博物院将1.3万余箱文物南迁、西迁,行程万余里,辗转十余载,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规模庞大的文物安全迁徙奇迹 [4][6] - 在异常艰难境况下,故宫博物院从南迁文物中选出精品赴英国伦敦、苏联莫斯科参展,开启中国文物外展先河 [4] - 抗战期间留守人员在总务处处长张庭济带领下忍辱负重,维持运行,除铜铁品外,故宫及紫禁城内一切文物幸均无损失 [6] 两岸故宫交流 - 1948年底庄尚严、那志良、吴玉璋等人奉命押运文物赴台,两岸断鸿近40年 [7] - 2002年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首次访台,打破坚冰,推动两岸故宫交流迈出一大步 [7]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拨出2000多万元专款用于修缮故宫,1953年组建古建维修队,成立初10年间完成430多项工程,使16万平方米古建筑大都得到修缮 [9] - 故宫博物院确立了原状陈列与专题陈列相结合的展陈格局和理念,并沿承至今 [9] - 新时代以来故宫深度挖掘文物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文物融入当代生活 [9] 现代化运营与创新 - 故宫博物院扩大开放区域以分散客流,优化参观路线,并提升洗手间、休息区、标识系统、无障碍设施等基础服务舒适度 [9] - 完善官方网站、APP、小程序功能,提供票务、导览、信息查询等全方位线上服务 [9] - 开展丰富社会教育活动,如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暑期公益体验课"等活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