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经评论:卫星通信开启天地融合新空间
经济日报·2025-10-10 08:03

行业政策与市场准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已获得相关资质 [1] -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将丰富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 [1] - 卫星通信解锁海陆空全场景通信能力,开启天地融合新空间,市场潜力被描述为万亿大市场 [1] 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 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等优点,突破了地面通信网络的地理局限 [1] - 即使在海洋、荒漠、高空等传统信号盲区也能保持通信,为应急救援、远洋航运、野外勘探等场景提供通信保障 [1] - 能直连卫星的终端设备不仅包括手机,还涵盖电脑、汽车、船舶、无人机等,将推动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融合创新 [1] 市场拓展与成本趋势 - 卫星通信服务正从早期价格不菲的专业设备向大众消费领域拓展 [2] - 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后,手机厂商推出多款具备该功能的手机,通过定制芯片、优化天线实现支持,费用逐步亲民 [2] - 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完善,推动专业通信能力向消费级终端微型化、低成本转化 [2] 业务模式与竞争格局 - 卫星通信按轨道分为高轨和低轨两大业务:高轨卫星覆盖范围大,适合基础保障类服务如手机通话、短信;低轨卫星传输时延短,适合物联网终端直连、车载宽带等场景 [2] - 卫星通信将催生新的盈利点,包括面向个人用户的应急卫星套餐、面向企业的海事卫星宽带服务、面向行业的物联网卫星接入服务 [2] - 卫星通信业务将重塑通信业竞争格局 [2] 终端设备市场影响 - 卫星通信已成为手机业的新战场,技术门槛降低使智能手机能实现直连卫星,模块成本持续下降将使中端机型普遍搭载该功能 [3] - 在手机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卫星功能成为厂商差异化突围的关键抓手,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已推出相关产品 [3] - 卫星功能带动手机厂商与导航、应急、旅游等服务方合作,构建“硬件+服务+内容”的新生态 [3] 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 - 卫星通信可覆盖偏远地区,支持远程教育、电商服务等场景,缩小数字鸿沟,为数字经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3] - 卫星通信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催生车载卫星服务、低空智联网等新业态 [3] - 卫星通信并非替代传统地面通信,而是构建互补融合新格局,将巩固信息通信业领先地位,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