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了50万,我在小城讲脱口秀
36氪·2025-10-10 10:02

公司概况与运营现状 - 公司主理人可乐于2024年裸辞回乡,在河南平顶山和许昌两地投资50万元创办喜剧厂牌“海啸喜剧”,旗下拥有十多位脱口秀演员[1] - 公司运营两个剧场,常态是观众仅有个位数,主理人目标卑微至“每场观众能超过30人就行”[1] - 公司经营面临巨大经济压力,为补贴开支,主理人每个周末乘坐高铁跑专场,一场3000元的商演收入成为支撑剧场活下去的“救命钱”[1][20] - 公司一年12个月中,两个剧场有六七个月入不敷出,仅有两三个月平均每月能赚几千元,为节约成本,主理人曾一人承担演员、运营、场务多项工作[20] 市场拓展与观众反响 - 公司首演曾创下4小时售罄120张票的纪录,但小城对新事物的新鲜感消退迅速,上座率从满座骤降至一二十位观众,甚至出现过一张票也未售出的情况[9][12] - 公司通过创作特定节日专场(如三八妇女节、七夕情人节)及与地方文旅结合(如《三国奇妙夜》)等方式吸引观众,逐步积累起一批核心粉丝,包括60多岁盛装参与万圣节专场的观众[15][17] - 公司尝试多种市场推广方式,包括在团购平台开票、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做海报、运营社交媒体甚至摆地摊卖票,但曾因路人询问“脱口秀?恁是弄啥咧?”而遭遇推广困境[20] 内容创作与人才培养 - 公司面临小城“共鸣半径”小的创作挑战,段子难以提炼被普遍认可的“笑点”,偶尔会有观众觉得被冒犯[14] - 主理人曾花费上万元赴北京、上海参加知名喜剧厂牌的培训(每小时800元,两天7200元),回来后手把手教团队演员,并立下“不讲黄不抄袭”的规矩[14] - 公司演员团队背景多元,包括前超市售货员、备考公务员者、大学生等,团队创作氛围热烈,会因读稿会“吵得不可开交”,并随时记录灵感[12][14][23] - 公司鼓励演员外出参加比赛积累经验,以期“上综艺”改变命运,在今年八月份河北石家庄的原创脱口秀大赛上,参赛演员取得了不错成绩[22][23] 行业环境与未来规划 - 行业存在“内容同质化、人才流失、盈利难”的大困局,许多中小喜剧厂牌处于“为爱发电”状态,演出收入难以覆盖租金、运营及演员薪酬[1][25] - 尽管一线城市脱口秀票房同比激增134.9%,但更多未成名演员仍站在热爱、成名与谋生的岔路口[25] - 公司下一步计划下沉做巡回演出,覆盖周边县市,主理人认为“对脱口秀演员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期”,对未来充满希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