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根本性重塑,在GDP翻番的同时需大幅降低碳排放 [2] - 化石能源在转型期内仍保持韧性,但可再生能源主导的长期趋势不可逆转 [58] - 能源转型的速度和路径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系统将更电气化、区域化和多元化 [58] 石油未来前景 - 石油需求结构发生转变,道路交通燃料消费减少,但石化原料用油需求持续增长成为主要来源 [6] - 石油在“低于2℃”情景中,到2050年作为原料的使用量将占总需求的约45% [9] - 全球石油生产格局向OPEC+集中,其市场份额预计从约50%上升至2050年的60%左右 [11][16] - 在“当前轨迹”下,石油消费量在2035年前回落至当前水平,2050年降至略低于8500万桶/天;在“低于2℃”情景中,2050年需求将跌破3500万桶/天 [15] 天然气市场演变 - 天然气在“当前轨迹”下需求稳步增长,2050年占一次能源份额27%,成为第一大化石能源 [17] - 液化天然气(LNG)在2035年前是确定性机会,全球出口量将比2024年增加一半以上,美国和中东占增长总量的2/3 [22] - 在“低于2℃”情景中,天然气需求在2030年后迅速下滑,2050年份额占比降至15% [17] 煤炭消费趋势 - 全球煤炭消费预计在本世纪20年代末达峰,之后缓慢回落,到2035年降幅略超过5% [23] - 中国推动煤炭消费转变,其发电占比将从55%大幅降至30%;印度需求则可能增长40%以上 [23] - 到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在“当前轨迹”下降至15%,在“低于2℃”情景中急剧萎缩至5% [26] 可再生能源发展 -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增长迅猛,2019年至2024年间发电量翻了一番 [27] - 在“当前轨迹”下,到2050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在“低于2℃”情景下,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70% [30][31] - 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当前轨迹”下份额达28%,“低于2℃”情景下将升至56% [32][33] 新兴能源与技术 - 生物能源稳步增长,在“当前轨迹”下其一次能源份额从2023年的5%提升至2050年的8% [36] - 低碳氢消费量预计从2023年的不足100万吨增至2050年的7500万吨(“当前轨迹”)或约3.5亿吨(“低于2℃”情景) [42] - CCUS技术呈现“前缓后快”特征,在“当前轨迹”下2050年捕获量低于10亿吨,在“低于2℃”情景中可提升至约60亿吨 [46] 电力需求与结构 - 全球电力需求高速增长,到2050年预计达到2023年的近两倍,超过4万太瓦时 [49] - 中国和印度是增长关键引擎,2023至2035年间中国电力需求增加约5000太瓦时,占全球增量40%;印度增长超1500太瓦时,提升约85% [49] - 交通电气化、数据中心和绿氢生产成为新兴用电增长点,到2050年绿氢生产用电量可能占全球的15% [52] 核能产业展望 - 中国成为全球核能增长引擎,到2035年全球约70%的核能增长将来自中国 [54] - 中国将在本世纪30年代初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核能生产国,2050年其全球占比有望从约15%提升至40%左右 [54] - 在“低于2℃”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可能比2023年增加一倍以上 [57]
石油的好日子还有多久?
搜狐财经·2025-10-10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