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票房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档票房总收入为18.35亿元,日均票房2.3亿元,平均票价36.64元,为近五年首次降至40元以下 [6] - 国庆档票房与高峰期2019年的44.7亿元相比下滑明显,在近十年数据中仅高于2016年的15.9亿元和2022年的15亿元 [6] - 国庆档前7天票房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7.8%,因长假期集中出游分流影响且头部影片欠缺,票房不及预期 [9] - 国庆档票房集中度下滑,排名前三影片合计票房贡献60%,为2016年以来最低,档期冠军票房贡献仅有25% [7] - 档期票房冠军为《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4.5亿,亚军为老片《731》票房3.45亿,季军为《刺杀小说家2》 [7] 影视公司股价与国庆档关联 - 国庆假期后首个交易日,文化传媒指数下跌1.52%,多只个股跌幅明显 [2] - 华策影视跌幅高达13.56%,光线传媒跌幅达10.53%,果麦文化、博纳影业、横店影视、中国电影跌停 [2] - 股价领跌的影视公司大多参与了今年国庆档上映影片的出品工作,例如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出品《志愿军:浴血和平》,华策影视、中国电影出品《刺杀小说家2》 [7] 国庆档影片内容与观众反馈 - 今年国庆档缺乏能够实现“破圈传播”的强势头部影片 [2] - 《志愿军:浴血和平》陷入观众审美疲劳困境,部分观众反馈“憋屈的观感体验”,未能满足对战争大场面的类型需求 [2][8] - 《刺杀小说家2》因剧情“抽象”导致口碑崩塌,《浪浪人生》虽为喜剧但存在“形散神更散”的问题 [2] - 《志愿军:浴血和平》观众基本盘稳固,观影人群中24%看过《志愿军:存亡之战》,15%看过《志愿军:雄兵出击》,购票转化率远高于同期新片 [8]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国庆档购票用户群体出现“大龄化”趋势,35岁以上购票用户占比持续增长,在今年国庆档首次超过五成 [11] - 与之相对,青少年群体购票占比大幅下跌至2.6% [11] - 年轻消费群体(95后)在国庆假期转向文旅市场,其游客预订人次占比最高,达到近四分之一 [12] 电影产业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 电影产业价值不再局限于票房,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电影+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新增长点 [3][12][16] - 国家电影局等启动“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等活动,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12] - 热门影视剧如《我的阿勒泰》、《繁花》、《狂飙》等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例如《狂飙》让江门在2023年“五一”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 [13] - 国庆档新片的拍摄地、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带火了福建、江西、河南等地相关景区及电影主题旅游线路 [14] 电影公司具体转型举措 - 光线传媒的IP运营业务成为业绩新亮点,2025年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毛利率高达80.03%,较上年同期增长32.67个百分点 [17] - 光线传媒围绕“哪吒”IP开发衍生品,覆盖超过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并已组建游戏公司团队规模超过50人,首款3A游戏在制作中 [17] - 金逸影视瞄准年轻受众,自研开发现制柠檬茶、气泡水等网红特调饮品,相关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8%,新增轻食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178% [17] - 2025年暑期档影片如《南京照相馆》进行“影旅融合”开发,《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同步开启IP衍生品主题联动 [16] 未来市场展望 - 在国庆档助推下,2025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已正式超越2024年全年,标志着市场进一步复苏 [2] - 第四季度将上映多部大片,包括《疯狂动物城2》和《阿凡达:火与烬》等,叠加跨年档,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 [2] - 已定档国产影片包括《即兴谋杀》、《无名之辈:意义非凡》、《匿杀》等,进口影片包括《创:战神》、《疯狂动物城2》等 [18] - 优质内容供给仍是提振观影需求的关键要素,建议持续关注后续上映影片票房表现,尤其是年末重点进口影片弹性 [18]
年轻人不爱看电影了?国庆档总票房不到2019年的一半 分析师:一部破圈的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