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被“政治化”不可避免
搜狐财经·2025-10-10 14:21

美联储人事变动与政治博弈 - 特朗普提名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获参议院批准出任美联储理事,可参加即将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1]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特朗普在美联储会议前撤职理事库克的请求,库克可留任至最高法院最终裁决[1] - 特朗普希望通过增补理事完全控制美联储的努力喜忧参半,美国政治力量对货币政策决定权的争夺激烈[1] - 新晋理事米兰在9月会议上支持降息50个基点,但降息25个基点成为广泛共识[4] 特朗普施压降息的政策动机 - 特朗普急于降息以弱化美元,配合对等关税政策改善贸易逆差,实现竞选承诺[2] - 降息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制造业回归带来助力,推动"MAGA"目标[2] - 降息可降低政府融资成本,减少政府债务利息支出,控制财政赤字增加幅度[2] - 降息是特朗普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的前置条件,也是对等关税和财政政策的配套措施[2] 美联储对降息的谨慎立场 - 美联储暂停去年开启的降息周期,迟迟不肯继续降息的主要理由是对通胀的担心[2] - 美国消费需求旺盛,通胀放缓幅度有限,尚未表现出太多衰退迹象[2] - 美联储对降息犹豫出于对通胀回升的担心,以及此前加息太迟带来的高通胀压力[2] - 包括鲍威尔在内的大部分会议成员对货币政策走向保持理性和专业性[4] 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关键变量 - 美国就业数据失真,劳工统计局基准修正显示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间新增就业人数被下调91.1万,创2000年以来最大下修幅度[3] - 修正后平均月增就业腰斩至约7.5万,8月非农就业新增仅2.2万,失业率升至4.3%[3]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实际实施被打折扣,花旗研究指出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为9%,而理论公布税率接近18%[3] - 有效税率较低源于商品通过低关税国家出口转运及有关国家获得关税豁免,对通胀影响应非美联储估计的严重[3] 市场预期与近期经济数据 - 芝商所数据显示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可能性为96.1%,降息50个基点可能性为3.9%[4] - 市场预计2025年降息50个基点、75个基点、100个基点可能性分别为24.1%、71.6%、2.9%[5] - 8月小企业信心指数升至100.8,创今年1月以来最高,销售前景改善,计划加薪比例上升[5] - 8月份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与上修后的7月增幅持平,远超市场预期的0.2%[5] 通胀担忧与利率市场表现 - 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回落至3.5%,与去年降息前后水平几乎一致,显示市场对降息路径高度认同[6]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坚挺高位,短降长升的利率结构揭示市场担忧通胀并未真正被驯服[6]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核心CPI同比上涨3.1%,均与市场预期持平[6] - 美国经济未表现出衰退迹象,也没有明显滞胀,处于稳步回归过程之中[6] 未来货币政策走向 - 在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年5月任期届满后,特朗普将任命新主席,候选人基本是特朗普经济政策拥趸[7] - 未来美联储可能更容易按特朗普政治需要制订执行货币政策,意味着更大幅度降息[7] - 特朗普急于安排自己人进入美联储,削弱鲍威尔影响力,为未来更宽松货币政策奠定基础[7] - 美联储决策不可避免被赋予政治化信号,其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受到日益严重侵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