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近一年:规模突破1500亿元
中国经营报·2025-10-10 16:13

政策实施概况与市场影响 -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实施近一周年,市场带动效应明显 [1]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共有747家A股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得再贷款,总金额约1506.43亿元 [1] - 2025年以来,495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得再贷款,总金额约1013.59亿元 [1] 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 以国有大行为首的银行积极行动,为央国企及优质民企提供授信保障和金融服务 [2] - 工商银行落地回购增持再贷款125笔,涉及122家上市公司,为试点银行中笔数最多 [3] - 中国银行涉及回购增持再贷款118笔,贷款金额上限约为238.34亿元 [3] - 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落地103笔,贷款金额上限约为148.81亿元 [3] - 银行通过走访对接企业、制定针对性融资方案等方式推动业务落地 [2] 政策优化与调整 -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优化政策,将申请贷款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4] - 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至3年 [4] - 2025年5月,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总额度变为8000亿元 [4] - 额度合并旨在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灵活性,提高政策资金利用效率 [4] - 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 当前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 - 随着A股市场回稳向好,部分客户考虑出售已增值股票来偿还贷款 [5] - 近期回购增速放缓,主要因股市表现较好,客户对当前价位有所顾虑 [6] - 客户希望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部分1年期贷款到期后可能选择展期 [5]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专家建议推动再贷款从“阶段性工具”向“常态化机制”转变 [1][6] - 未来需着力“三扩三提”:扩大覆盖范围至更多优质企业,拓展资金用途支持并购重组,扩展参与主体引导保险公司等机构参与 [6] - 同时提升政策精准度、服务效率和风险管控,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6] - 需解决结构不均衡、部分主体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优化机制设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