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聪明人已悄悄将50%存款转移至这四样,原因很现实
搜狐财经·2025-10-10 16:17

聪明人已悄悄将50%存款转移至这四样,原因很现实 周末和朋友喝奶茶时,她翻着手机银行余额叹气:"这两万块活期存了大半年,利息才几块钱,感觉钱放着就是'躺平贬值'。"我笑着说我妈更有意思,前阵 子拉着我算账,说把家里一半存款取出来,分了好几份存,还买了点"跟国家走"的产品,现在每个月利息比以前多好几百。 其实不止我妈,身边不少人最近都在调整存款方式——不再把钱全塞在银行活期里,反而拿出50%左右,分散放到几样东西里。你可能会疑惑:这不是瞎折 腾吗?万一有风险怎么办?但仔细了解就会发现,他们选的这四样,都有官方背书或明确规则,既不是高风险的"投机",也不是没谱的"偏方",背后的原因 特别现实:无非是想让钱"不贬值",还能有点稳定收益,哪怕不多,总比活期"躺平"强。 1. 储蓄国债:财政部盖章的"保本王",稳到不用慌 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很多长辈爱抢的"储蓄国债"——这东西是财政部发行的,相当于"国家向你借钱",安全性拉满,根本不用担心理财暴雷那套,而且利息 比银行活期高不少。 就说2024年,财政部一共发行了12期储蓄国债,其中3年期利率2.65%,5年期2.75%,虽然不算特别高,但胜在"保本保息",而且可以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