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唐诗流量变现记:古都西安的文旅经济学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0 21:03

假期旅游业绩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西安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59亿元 [2] - 假期期间西安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在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榜单中跻身前十 [4] - 西安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02%,显示出国际吸引力的快速回升 [3][7] 文旅活动与市场创新 - 假期期间西安构建了以46项市级活动为主导、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活动场次同比增长28% [6] - 与头部直播平台合作推出的西安中秋月宴直播活动,在线观看量超1140万人次,居全网第一 [6] - 推出沉浸式唐诗主题体验项目,如唐诗文化主题市集和"唐诗中秋体验线路",带动景区客流与二次消费显著增长 [2][10] 消费结构与新业态 - 文旅消费拉动效应已超越传统门票模式,向住宿、交通、演艺等多元业态延伸 [6] - 本地高星酒店平均入住时长保持延长趋势,包车游新业态增长迅猛,西安—法门寺—乾陵环线订单同比增长65%,西安—延安—壶口—韩城线路订单同比增长78% [6] - 演艺市场成为夜间经济亮点,《长恨歌》上座率达92%,"秦唐黄金线"(兵马俑+华清宫+《长恨歌》)订单占比高达43% [6] 文化IP战略与政策布局 - 西安系统性推动"唐诗之都"建设,发布《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7] - 实施方案通过5大工程、26项具体任务构建文化IP变现路径,包括成立"唐诗文化研究院"、推进大明宫文化建设提升项目、开发唐诗旅游线路等 [7][9] - "西安模式"的可复制性在于其顶层设计与市场运作的结合方式,通过政府系统实施方案引导文化与旅游融合 [3] 客源结构与交通影响 - 北京、成都、上海、兰州、深圳位列西安客源地前五,显示西安"高铁3小时经济圈"与"空中快线"两大渠道的影响力 [6] - 受益于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多语言服务优化,入境游市场显著回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