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现状与直接原因 - 美国政府停摆乱局几无好转迹象,民主党与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均在参议院投票中未获通过 [1] - 市场预测显示美国政府可能停摆15天以上 [1] - 此次政府停摆主因是两党就是否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增强型医疗保险税收抵免发生争执,民主党要求延长补贴并撤销对医疗补助的削减条款,共和党则指责民主党强行捆绑议题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计划削减一些受民主党欢迎的联邦项目,并威胁将开始大规模裁员,打破了过去的政治默契 [1][3] 历史背景与政治极化 -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因两党政策分歧导致拨款中断而"停摆"已有二十多次 [1] - 1980年以来美国政府"关门"共11次,平均持续时长8.6天,最长34天,最短1天 [3] - 10月是政府关门高发期,因美国新财年于10月1日开始,政府一般使用临时拨款法案过渡 [3] - 美国政治极化现象日益严重,本质上是价值观冲突、权力博弈与制度缺陷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2] - 临时拨款法案需在参议院获得至少60票才能通过,在当前两党鸿沟加剧情况下很难通过 [2] 对经济与民生的潜在影响 - 若停摆持续,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将面临被解雇风险,停薪休假的员工可能无法获得补发工资 [6] - 部分公共服务可能瘫痪,包括签证审批延迟、食品券发放中断等,将直接冲击民生和消费 [6] - 美国劳工统计局暂停发布非农就业等核心经济数据,将使企业和投资者陷入"信息真空" [6] - 美国政府停摆对GDP的冲击相对较弱,主要通过公务员收入和政策不确定性等渠道影响经济,由于持续时间较短且会补发工资,对GDP的影响有限 [7] - 政府停摆对非农就业往往无实质影响,但可能小幅临时抬升失业率,例如2019年政府关门34天导致失业率先小幅抬升0.1个百分点,后降低0.2个百分点 [7] 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 政府关门可能会进一步巩固美联储10月降息预期,数据延迟及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将盖过对通胀的担忧 [6] - 需要一份稳健的9月就业报告才能令美联储10月按兵不动,如果9月就业数据无法获得,美联储主席可能倾向于推动另一次"风险管理"降息 [7] - 美联储希望防范政府长时间关门带来的下行风险,尤其是在政府工作人员被解雇的情况下 [7] 对金融市场与各类资产的历史表现 - 从历史经验看,政府关门对大类资产的长期影响相对有限 [8] - 美股并不必然恐慌下跌,标普500指数在政府关门期间胜率达75%,平均涨幅为2.91% [8] - 过去几轮5天及以上的政府关门期间,标普500指数收益率分别为1.2%、-0.03%、2.45%、8% [8] - 政府关门带来温和的美债避险买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10年期美债胜率75%,平均下跌2.25基点,2年期美债胜率100%,平均下跌8基点 [8] - 美元在政府停摆期间胜率仅25%,平均下跌0.30% [8] - 黄金在政府停摆期间小幅上涨但胜率不高,胜率为50%,平均上涨1.07% [8] 当前市场预期与资产表现分化 - 当前金价一举突破40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8] - 由于部分经济数据无法及时推出,美股短期将继续炒作降息预期,科技股可能继续上涨,但周期股和公共事业股可能呈现回调 [9] - 美元短期因避险需求走强,但长期看,停摆暴露出的美债偿还压力、美国政府财政失能以及美联储宽松预期将压制美元 [9] - 美债收益率曲线将更加陡峭化,降息预期压制短端利率,但对美债违约的担忧可能引发长端收益率反弹 [9] - 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背景下,黄金作为美元体系的最主要对冲产品,将继续获得支撑 [9] 主权信用评级背景 -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于今年5月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4] - 至此,标准普尔、惠誉、穆迪三大主要国际信用机构已全线下调美国的AAA主权信用评级 [5]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陷入持久战,影响有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0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