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价表现与市值 - 2025年9月A股市场固态电池概念热度提升,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从8月28日的29.59元/股暴涨80%至10月10日的54.79元/股,市值达到858.1亿元,期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1] - 公司创始人王燕清持有公司29.31%股份,其身价因此超过251亿元 [2] - 公司股价曾经历下行周期,从2021年11月的84.80元/股下跌至2024年9月的12.85元/股,市值从最高约1200亿元回落至180亿元 [7] 固态电池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公司作为率先实现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交付的设备企业,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 [3] - 公司早在2018年便组建固态电池设备团队,攻克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涂布等技术 [11] - 2024年公司推出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电解质膜制备等关键设备,相关设备已进入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的供应链并获得复购订单 [12][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70%,固态电池订单有望占据全年营收的30% [11][13] 财务表现与客户关系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关系紧密,2020年宁德时代在公司营收占比高达26.8%,并于同年通过定增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7] - 2024年11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延伸至固态电池、钙钛矿等前沿领域 [7] - 2024年公司锂电设备全球市占率达22.4%,业务毛利率高达3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7]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28.31亿元,同比增长26.31%,收入占比提升至23.88%,毛利率增至39.32% [1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逆势增加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14亿元增至2024年的16.76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0.05%提高到14.14% [8]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0.03%,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900余项 [8] - 公司在光伏设备领域取得进展,2023年光伏设备营收达32亿元,同比增长45%,其TOPCon串焊机良率达99%,累计订单超30GW [9] 业务多元化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采用“锂电为主、多轮驱动”模式,光伏和储能业务在锂电需求疲软时提供支撑,2023年承接储能装备订单超200GWh [9][10] - 公司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2022年全资收购德国自动化装备制造商Ontec,建立欧洲技术中心 [14] - 公司于2025年2月递交港股招股书,计划募资100亿港元用于海外研发中心建设及并购,并于2025年8月再次更新上市申请材料 [14]
无锡“草根”工程师,打造千亿新能源“卖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