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参与港股IPO概况 - 今年以来已有7家险资机构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7家公司港股IPO配售,认购金额合计约29.32亿港元 [1] - 被认购公司主要属于材料、可选消费、信息技术等行业 [1] - 相关险资机构数量、被投资上市公司数量、认购金额均超去年全年,去年全年认购金额合计不到10亿港元 [1] 主要参与机构及投资标的 - 泰康保险及旗下子公司最为积极,共参与5家公司港股IPO配售,合计斥资超14亿港元,包括紫金黄金国际、禾赛-W、峰岹科技、三花智控、宁德时代 [1] - 中国太保及旗下子公司参与了紫金黄金国际、宁德时代的港股IPO配售,认购金额分别约4.68亿港元、3.88亿港元 [2] - 大家人寿和中邮人寿分别参与了奇瑞汽车、奥克斯电气的港股IPO配售,认购金额分别约2.57亿港元、3.92亿港元 [2] 投资驱动因素 - 投资行为主要受政策引导、资产配置需求与市场机遇三重因素驱动 [2] - 在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收益承压,险资需通过权益投资提升长期回报 [2]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新兴产业兼具成长性与政策协同性,符合险资服务国家战略的投资导向 [2] 投资表现与会计处理 - 参与认购的险资机构目前普遍实现浮盈,例如泰康人寿认购紫金黄金国际价格为71.59港元/股,10月10日收盘价为130.40港元/股;大家人寿认购奇瑞汽车价格为30.75港元/股,10月10日收盘价为32.20港元/股 [3] - 基石投资者有禁售限制,投资更看重公司长期成长性,短期股价波动对持有策略影响不大 [3] -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预计大部分资产将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若持股集中度较高可计入其他权益工具 [3] 未来投资趋势展望 - 为应对低利率环境挑战,险资有望继续加大对一、二级市场股权布局 [4] - 相较公募基金,险资目前不受制于QDII限额,后市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交易投资热度 [4] - 在A股市场活跃度攀升的背景下,险资对A股一、二级市场的关注度预计也将同步提升 [4] - 中国证监会修改相关办法,明确了增加保险资管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险资作为A类投资者在配售比例上更具优势 [5] - 未来险资将更聚焦港股硬科技与绿色板块,持仓占比可能提升,投资策略或将从被动财务投资转向主动产业赋能 [5]
斥资近30亿港元 险资“掘金”港股IPO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