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权理财产品市场趋势 - 随着股市回暖,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表现亮眼,银行及理财公司在产品布局上愈加积极 [1] - 投资者风险偏好普遍回升,对含权类理财的配置需求日渐凸显,权益类投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1][6] - 在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机构对权益资产的配置热情持续升温,9月以来逾1600只混合及权益类等含权产品上线发售 [1][2] 产品发行与规模 - 2025年10月9日至23日,近10家理财公司旗下19只混合类、权益类和"固收+"类理财产品将成立,业绩比较基准普遍集中于2.4%~3% [2] - 8月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混合类规模上涨12%,权益类、混合类理财新发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9%、57% [3] - 招银理财旗下"全+福"多策略产品系列保有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服务客户逾240万 [4] 产品收益表现 - 截至9月末,混合类理财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达4.82%,较8月末环比增长9.27个基点 [3] - 权益类理财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达24.76%,较8月末环比增长572.38个基点 [3] - 混合类理财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增加组合收益机会,收益潜力更高,同时保持较好流动性和抗通胀能力 [3] 产品结构特点 - 纯"权益类"理财存续规模占比较低,以多元策略为核心的混合类、"固收+"类产品成为理财机构博弈权益市场的核心抓手 [3] - 含权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固收+"类、混合类等类型,并通过指数化产品、黄金挂钩产品等创新形式丰富产品线 [5] - 混合型产品和权益类产品比例有所上升,反映出市场对高收益投资渠道需求增加,创新型产品如ESG主题基金也逐渐受关注 [5] 机构策略与投研活动 - 理财公司正通过加强基本面研究弥补权益投研短板,2025年1月至今对上市公司调研次数累计超2100次,调研个股数超1770只 [6] - 平安理财"启元增强(360天持有)1号"在主投固收类资产基础上增加可转可交债和权益宽基ETF等资产以提升收益弹性 [4] - 理财公司普遍迈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型,加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强化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是关键路径 [8] 投资者偏好与产品设计 - 投资者配置行为更倾向于具有清晰风险收益特征、净值波动相对平稳的产品,因此"固收+"和混合类产品成为主流 [7] - 投资者普遍对产品净值稳定性要求较高,理财公司在资产配置上仍以波动较低的固收类资产为主,权益占比相对较低 [7] - 含权理财产品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定制化,采用动态资产配置策略应对市场波动,并引入智能投顾服务提高投资效率 [7] 未来展望 - 保守测算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合计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 [2] - 在低利率、政策红利与权益市场回暖共振下,2025年含权理财迎来"量增、质升、客随"的拐点 [8] - "固收+(10%~15%)权益"有望成为下一个主流赛道,含权理财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8][9]
低利率催生理财变局 含“权”理财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