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战略定位 - 将南药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坚守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相协调的发展路径[2] - 制定并实施《白沙黎族自治县黎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共18条,对政府职责、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等作出具体规定[3] - 按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建设高标准分拣中心及集仓储、交易、展示于一体的标准化南药交易中心[6] 种植规模与产能 - 主要南药品种种植面积:益智12.5万亩、裸花紫珠6687亩、五指毛桃1326亩、灵芝1328亩、牛大力922亩[4] - 青松乡益智种植面积达4.17万亩,干果年产量约1200吨,为国内种植益智最大的乡镇[4] - 林下食药用菌种植基地已扩展至1.3万亩,年产值超1.58亿元[4] - 青松乡建成5700亩益智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约1万亩规模化种植带[4] 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 - 县财政持续投入林下种植专项资金,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3000万元[3] - 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2025—2028年胶园林下益智种植补贴方案》,按照“谁种植、谁受益”原则给予种植主体每亩1500元补贴[4] - 2023年以来已开展7期集中培训和田间学校,累计培训535人次,安排农艺师驻村巡回指导[4] 产业链与加工能力 - 青松乡南药分拣中心内设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烘干益智、菌菇等农产品13吨,年可实现烘干农产品3000余吨[5] - 通过农产品初加工,产品质量达到市场流通标准,农产品价值可提高10%至15%,附加值约900万元[5] - 采取订单销售模式,销往广西玉林、安徽亳州等国内药材市场及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5] 企业合作与科技支撑 - 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共建青松乡—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中药材供应区[3] - 通过“企业供苗+政府奖补+订单收购”的闭环模式运营[3] - 依托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战略合作协议,把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4] - 中国热科院专家团队攻克红托竹荪反季节种植技术[7] 三产融合与富民成效 - 在县人民医院茶城院区内成立黎族医药体验区,自2023年开业至今累计诊治2500余人次[7] - 通过“黎药+康养+旅游”开发南药药浴等疗法体验项目,助推旅游业发展[7] - 白沙全县益智鲜果价格已突破10元/斤(干果40元/斤),为近年来新高[7] - 青松乡有5个行政村上榜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名单,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均超100万元[7] - 目前已为该乡村民提供临时用工6.02万人次,农户通过地租、务工每年增收约1128万元[7]
海南白沙 点绿成金生态富民
经济日报·2025-10-11 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