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个习惯助你战胜自身认知偏见
36氪·2025-10-11 07:11

认知偏见的本质与影响 - 大脑的运作机制倾向于追求捷径与速度,而非绝对精准,这是一种生存机制 [3] - 认知偏见是思维中的谬误,会干扰对他人及决策的判断 [3] -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指出,思维运行于快速、情绪化的系统与缓慢、理性的系统之上,大脑偏爱快速思维 [4] 识别与克服偏见的方法 - 克服偏见的第一步是学习常见认知偏见的名称,例如确认偏误(或称动机性推理),即大脑习惯性寻找与既有信念相符的信息 [4] - 面临重大决策时,需要学会智胜偏见,方法是提出更深刻的问题,例如“若事实相反,我会作何思考” [4] - 通过刻意放慢思维节奏,在思维与行动间制造阻力,以进行深度思考并权衡后果 [4] - 采用反驳自己观点的方法,例如强迫自己为相反方案辩护,以拓展思维边界和认清认知盲区 [5] - 对坚定信念保持松弛态度,养成开放思维习惯,愿意在遇到更优选择时更新自己的观点 [5] 优化信息环境以对抗偏见 - 所接触的人群、应用程序和信息会强化或对抗个人偏见 [7] - 如果知识输入源仅强化既有观点,将难以改变想法;引入能挑战思维惯性的内容有助于思维模式转变 [7] - 建议每月审视一次知识摄入来源,包括关注的人、阅读的内容及其引发的感受,寻求可信观点并保持质疑 [7] - 认知偏见不仅存在于脑海,还会反映在面试、工作、团队配合等人际交往中,例如“沉没成本谬误”会耗费真实的时间、金钱和人际关系 [7]